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大变局背景下的医疗器械投资逻辑

不知不觉从实业转做投资两年多了,经验和教训都不少,相比而言还是后者更让人记忆深刻。幸运的是中兴合创给了我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我也在实战中切实体会到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深圳精神。投资如同下棋,局后复盘跟局中长考一样重要。虽然九段高手的水平都体现在关键时刻的灵光一闪,但相信其直觉也来自于平时大量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思考和反思。如我等初段,更应自觉多复盘多打谱。

2014年的“马年三部曲”的时候是刚入行,更多的是结合自己过去的产业经验提炼出一些对投资机会的认识,类似于大一摸底考试(我记得我被摸到了英语慢班,从第一册学起。我舍友被摸到了快班,直接从第二册学起,等待他们的西军电最漂亮的英语老师MissWan

这次动笔,是希望把自己和团队伙伴过去两年的投资体会进行一个小结,算是大二考四六级了吧(我还记得我英语进步挺快的,终于也进了快班,但是等待我的是带着浓重鼻音的西北汉子Mr.Ma)。

现在应该是医疗器械行业最火爆的时代了,虹桥国家会展中心的“515大拥堵”就是明证。一级市场的融资记录不断被刷新,二级市场更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涨停神话。泡沫,也是行业繁荣的表现之一,就像没有泡沫的啤酒不新鲜一样。但事实上,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不在于多少庄家肯推你的股票,不在于多少家风投联合竞标,而在于多少用户肯买你的产品,在于多少经销商肯卖你的产品,在于多少优秀的人材趋之若鹜地加入你的团队。就好比很多风靡选秀节目的明日之星,今天都已不知去向。很多风靡机场的成功学大师,最后都被比他们口音更重的同乡拍在了沙滩上。禁得住时间考验的,终究还是实力派。

所以坏消息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企业还很少。好消息是,我遇到的很多企业家都以此为使命。而我理解的产业投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判断大趋势,从中提炼具体机会,然后发现有能力把势能转化成动能的创业家和企业,最终帮他们成就梦想。

一、大背景

1.    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不得不为。人力成本不断提高,出口的价格优势在弱化,靠跟随性创新赚到第一桶金是很难的,再直白一点就是靠山寨赚钱越来越难了,靠劳动密集型赚钱就更难了。过去三年,不少我曾经的供应商都倒闭了,做电源的,做钣金的,做模具的都有——他们其实都很努力。所以当前驱使产业升级的,不再是优秀企业家的使命感,而应该是全体企业家的危机感。我曾对珠三角一个开发区的官员说:三来一补的企业都转移到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不是灾难,他们空出来的厂房创造不出来高附加值的新企业才是灾难,我们还在想办法研究怎么重新把他们从越南搬回来才是最大的灾难。他深以为然。

2. 人口机构变化和非线性的消费升级。过去三十年,在欧美发达国家,祖孙三代的消费观是从老爷车到现代车再到电动车的线性进化。而在中国,祖孙三代的消费观是从自行车-桑塔纳-特斯拉-无人机的非线性跳变。再没有像中国这样多元化、断裂化和剧变化的市场了,城市到农村,沿海到内地,50后到90后……所以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目标市场的变化性。比如现在针对老龄化-健康管理的产品、服务特别多,理论上,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那一代刚刚进入退休年龄,为自己健康买单既有实力又有需求。但事实是否如此?需要时间去证明。我不厌其烦地提醒各位产品经理(往往就是创业者自己):40后、50后、60后在他/60岁的时候对于健康管理的需求可能是一致的,但消费习惯完全是不同的,用邓丽君时代的口味去设计TFboys时代的唱片,是浪费感情和金钱。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就是ZTEVC投资了一个面向高端休假的别墅项目,发现消费主力不是最具购买力的50/60后,而是90后,原因其实不用我分析了,你看看不同年龄段的朋友朋友圈的差别就知道了。

3.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EvaluatePharma认为2015年制药业将迎来强劲

  限制大型设备将推动远程医疗 风险犹存

  《财富》:全球增长最快制药公司

  16家大医院数据:中草药肝损害需严重关注

  移动医疗重构慢病管理切入点之争:医院、药

  2015年全球医药公司声誉分析报告

  医院9招拆解药占比 普药即将被赶出医院

  医疗预付费模式难以植根中国

  医疗预付费模式难以植根中国

  未来5年,医疗器械将进入洗牌大赛

如何才能让线下基层医生加入移动医疗大军?

互联网能否推动基础医疗变革

基础医疗变革才是互联网医疗大发展的根本因

美国远程医疗陷入控费两难境地

跨国公司挤压下我国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发展策

2020年全球家庭医疗保健市场预计将达到3553

中国千万丙肝患者难用低价药

美国、欧盟、中国医疗器械管理机制比较

医保收支失衡压力加剧:支出增幅连年高于收

互联网医疗模式或将加剧看病难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