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专访卫计委专家:美国对医生集团的监管给我们什么启发?

前阵子业界媒体开了一个特别盛大的医生集团,各路神仙均有登台表现的机会,广告营销更是做到了极致。与营销舞台不同,92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了一场非常低调的医生集团高层研讨会,目的是客观看待医生集团的发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苗艳青走访了10余家医生集团,着重访谈了张强医生集团、广州私人医生集团和大家医联。她总结说:“现在医生集团不下30多家,虽然医生集团积极促进了医改进程,但由于我们处于体制转型期和制度完善期,医生集团如果走不好,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现在,医生集团有的发展思路不清晰,有的还属于喊口号期,他们是否可以持续发展,这需要法律、法规规范他们的行为,引导、规范和扶持医生集团。”

 

奇     点:现在这些医生集团业务进展得怎么样?

苗艳青:医生集团大致分为三类:体制外医生集团、体制内医生集团和线上医生集团,我们深入访谈了3个医生集团,张强医生集团、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和大家医联。

张强医生集团是以PHPphysician  hospital  partnership)模式,最早与上海沃德医疗中心、北京和睦家医院进行平等合作,在北京设立了行政总部,这种模式将公立医院的雇佣关系转变为医生和医院的合伙关系,平等合作。集团的经营项目包括医疗投资、医院投资、管理咨询,包括技术和医疗项目的托管。接下来,张强医生集团将在杭州建立日间手术中心,建立互联网诊所。早期阶段,张强医生集团合作的对象主要是国际私立医院,10月又和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和拥有基本医保资质的民营医院合作。  

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的情况是,医生仍然是体制内医生,旗下医生工作室就像专业的事业部,是某个领域专家的专科工作室,每个医生工作室将发展为“医生工作室集团”。每个医生工作室的创始人、组建人,和加盟医生之间没有利益分配关系,医生通过服务病人获得收益。

大家医联的做法更像医生经纪人的模式,医生利用空余时间多点执业,其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主要有3种:单纯的技术输出,签约医生到签约机构出门诊、手术,获得劳务收入;私立医院科室托管;股权合作,自建或合建的医疗机构。目前,大家医联已签约庇利积臣、恒和医院两家机构,与爱康国宾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与国药控股集团签订了框架协议,医生可在签约机构中多点执业;也在部分农村进行了村医网络试点。

当然调研的时候,不少医生集团的流水情况、业务情况、利益具体分配情况我们看不到,有些是属于保密状态。

 

奇     点:您多次强调,医生集团在发展中有一些问题存在,具体有哪些问题呢?

苗艳青:首先我们是肯定医生集团的积极意义,这些也都说得很多了。第一,医生集团有可能盘活现有的医疗服务资源,建立医生多点执业的新平台。其次,医生集团有助于探索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医生出来之后,也会和社会价值捆绑在一起。第三,医生集团能加快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多劳多得和阳光的薪酬制度。第四,医生集团还能助力分级诊疗,探索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五,医生集团是医生个人打造个人品牌的是试金石,医生都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场所,直接对接社会需要、对接市场需要。第六,医生集团有助于医疗服务资源更加多样。接下来,医疗服务支付也开始多元化。人自由了才能谈其他的。

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这些先行者怎么做、结果怎样,会影响后来者。第一是如何定性、监管和规范医生集团,我们的法律是空白的,我们发现30多个医生集团,有的只是公司注册,有的只是名字,没有办法提供医疗服务,有的只能绑定在医疗机构上提供医疗服务。这样其实并不合适。所以,应该有一个定性。比如:医生集团到底是什么?是医疗机构吗?是一个公司吗?工商、税务怎么监管,经营范围是什么?可以进行医疗投资吗?可以搞医疗器械,能上市吗?门槛又是什么?现在这些都没明确的法律标准。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药品采购预算不得超医院业务支出的三成

  品种为王时代来临 医院用药目录大范围缩减

  国家级医改综合试点四省工作进展:安徽实施

  卫计委:17个药品被列入优先审评名单

  内地医院仍控制处方药销售 电商盼网售解禁

  杭州将治疗白血病、癌症等的15种高价药纳入

  16部委联合发文,国产药、中药迎大利好!

  官方: 生产仿制药降抗癌药价格

  《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

  国务院部署试点分级诊疗 合理拉开支付比例差

中央财政今年下达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111.

甘肃完善医疗救助 重特大疾病救助病种扩大至

真要挂了?辅助用药惊现“122目录”!

70号文后各省的集中采购新招

143批次药品被抽验不合格!

FDA推简略新药申请新政 仿制药审批或加速在

我国将启动精准医疗计划 2030年前投入600亿

各部委连发16份涉医疗器械文件,风暴来袭!

2015版药典将实施 关注药用辅料收载导向

医疗券难长远解决香港长者内地就诊问题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