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体检第一股”爱康宣布进军移动医疗,发布首款APP产品——爱康体检宝1.0。这是爱康自去年4月上市以来对外的最大动作。爱康体检宝1.0定位于个性化体检,并有望实现爱康过往体检人群的健康档案管理。张黎刚称未来爱康还将发布2.0及3.0版移动产品,对接挂号、诊疗等就医环节,同时打通可穿戴等第三方,打造一个闭环的医疗产业链。不同于1.0产品仅面对爱康客户,后两款产品将全面开放。
张黎刚一改往日形象,脱下西装领带,穿上T恤牛仔,登上了大舞台。他用互联网人的方式发布了爱康最新产品——爱康体检宝APP1.0,宣告了爱康进入了移动医疗新时代。

想象一下:如果你关注健康,打开手机,就可以通过对基本问题的回答,找到适合自己的检查方案。检查之后,相关记录自动保存。不仅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在需要时还可授权给相关医院。不幸检出疾病,手机将会显示该领域内最好的医院排名及医生信息,并可以完成挂号、诊疗的对接。如果是慢病或有其他健康需求,还可以在此平台上找到相应的产品及服务……每年拥有百万体检用户的爱康,打算从体检数据入手,打通就医环节,只用一个APP就实现个人全面的健康管理。看起来,这是个很宏大的梦。个人健康档案管理,在中国,这是政府医疗机构还没能做好的事。病人过往的体检记录、就医记录,健康资料极其分散。不仅个人无法自由掌握,就诊时医院间也无法便捷流通。这些资料对于做出准确诊疗无疑具有很大价值。
对于张黎刚来说,这个梦做的足够长。2004年,他创办爱康时,就希望搭建一个互联网健康管理平台。过去十年,在互联网上没实现的梦,在爱康的第二个十年,他希望可以在移动互联网来实现。和他做同样梦的人不少,无论医生端或患者端,多家公司正在齐发力,去年春雨医生、丁香园、挂号网均获得大笔融资,后来者爱康凭什么?
主打个性化体检的APP1.0可实现爱康过往客户完成移动端的对接。之后,爱康还将面向所有用户发布2.0及3.0版本的移动产品,全面对接后续的挂号、诊疗及相关第三方服务。
“把医疗服务变成闭环价值链。”张黎刚说。这个梦想一旦可以实现,爱康或将成为最大的健康管理平台。
十年平台梦
“我们已等了十年”张黎刚从没忘记自己的互联网出身。
这位哈佛遗传学硕士,首份工作是搜狐产品经理,之后创办艺龙网。32岁时,从零创办爱康。“既然人们需要携程、艺龙和淘宝,那么在医疗健康领域也要有这样一个”,那时,他并不知道爱康的商业模式在哪,医疗互联网没有纯互联网那样乐观,他没能实现最初的设想。摸索商业模式中,爱康并购国宾,由线上互联网公司变成一家线下体检公司,张则由互联网人变成了医疗行业人。
焉知非福。这位前互联网产品经理不仅将爱康国宾打造成国内营收规模最大的体检机构,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还积累了百万级体检客户及他们这些年的体检档案。互联网思维的他深知这一切的价值。
这些他视为公司最珍贵资产之一的数据并无机会派上用场,他曾一度设想在政府需要时,可以与医疗主管机构合作。如今,这些数据成为爱康自行打通这条链条的最好入口。“健康并不是体检报告的两张纸,看完往抽屉里一扔,而是可以随时跟着你。”张黎刚称爱康首先要做的是把在爱康体检过的客户历年健康数据匹配起来,形成完善的个人健康档案。
之前,爱康的商业模式是B2B2C,企业为员工购买体检服务,付费方和使用方分离。对此,爱康将通过企业平台方式,获取员工授权,授权之后,曾在爱康体检过的员工可自动接入爱康平台,获取个人移动端健康档案。
张一直主张健康信息的所有者是个人,企业无权获取员工的健康信息。在这一价值观下,他要求爱康宁可丢掉客户,也不许向公司泄漏员工健康信息。现在,基于同样的价值观,在得到个人授权时,信息也可以共享使用。这点不同于美国,在美国,个人健康档案由政府管理,法律禁止商业化运用。在张看来,两地政策的差异,使得中国在移动医疗领域有可能走在美国前列。回到爱康,考虑到数据真实性等问题,完成这一身份匹配尚需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