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同药不同命!土洋仿药注册费相差30倍

同样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一个仿制药,国内新药审批费仅为1500元,而进口新药则需45300元。

“同样在中国注册一个仿制药,中国本土药厂只需要人民币1500元,而进口药则需要45300元。过高的药品注册费和"不公平"的注册条件令优质的国际仿制药品,如来自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的药品不易进入中国市场。这样的结果令中国居民不能享受廉价优质的美国药、印度药。”

近日,有自称是“美国小药厂”的网友向羊城晚报报料,认为过高的药品注册费使得质优价廉的国际仿制药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引发热议。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一被诟病为不公平的药品注册费,已18年未变。

现状:药品注册费18年未变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行政许可项目收费公示表上可以看到,新药审批分成六类,其中第六类就是常说的仿制药。根据公示表,国内企业的仿制药审批费为1500元。而进口药品,则不管是新药还是仿制药,进口药品注册审批费统一为45300元。

上述收费的依据是国家计委、财政部在199546日下发的《关于调整药品审批、检验收费标准的通知》(计价格[1995]340号),该通知自199551日起执行,也就是说,这仍是18年前的收费标准。

18年是什么概念?18年间,国家发改委(前身为国家计委)已启动了超过30轮的药品价格调整。18年间,中国员工的月平均收入从约400元涨到约4000元,可以说,当年的1万元几乎相当于如今的10万元。

既然如此,药品注册费收费标准18年未变是否已经落后?到底该不该变?

声音

1、声音:变!内外药企要公平

根据网上自称是“美国小药厂”网友的说法,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对外国药厂在中国注册药品的费用及要求远高于其对中国本土企业的要求。如,同是在中国注册一个仿制药,中国本土药厂只需要人民币1500元,而美国及外国药厂则需要45300元,国外药企是本土药企的30倍。又如,同是注册仿制药,中国的本土企业按第六类仿制药报批,审核后符合规定的,可以直接发给药品批准文号。而进口药品则不管是否为仿制药,审核后符合规定的,发给《药物临床试验批件》,临床试验结束后,再作审批决定。

对此,有外国药企人士认为这些违反了行政许可法公平公正的规定。这样的收费标准需要改变,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收费。

2、声音:变!收费太低

另一种声音也认为,现行的仿制药审批收费标准要变,原因是,18年前的收费标准,对于现在来说,收费太低。

北京一家从事药品国内外注册的专业咨询公司有关人士表示,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可以对报批的境外药企的研制和生产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抽取样品。“虽无明文规定,但实际上这些现场检查所需的费用也包含在审批费里。也就是说,外资药企所交的45300元里面,就包含了审批人员公务派出的费用,只是国家食药监管总局一直没有行使这样的权力。”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外派审批确实很少实施。直到2011年,药品注册才首次开展进口药品境外生产现场检查。当时的国家药监局组成7个检查组,赴美国、法国、意大利、印度、匈牙利、韩国、日本等7个国家,对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地诺前列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等7个品种开展境外现场检查工作,实现了进口药品境外检查“零”的突破。

“事实上,当年到境外生产现场检查所需的费用都来自公费,因为以现在的物价水平,单凭从企业那收取的45300元审批费,根本不足以支持境外生产检查。”上述人士坦言,“18年前的收费标准如今到底还适不适合,这个由药监部门来判断,业内只是觉得现行的收费标准一点都不高。”

3、声音:变!审批太慢

“药品注册的费用门槛并不高,药品审批最大的瓶颈并不是收费,而是药监部门配备的药品评审人才严重不足,以至于进口药品审批速度太慢了。相反,如果提高审批费能帮助引进人才,加快审批进程,提高效率的话,相信很多外资药企都愿意提高。”这是来自外资药企的声音,也是第三种声音。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赛诺菲到期专利药波立维入围基药 遭砍价五成

  全球药品GMP实施下的中国姿态

  中药注射剂入选基药目录:不良反应可能增多

  中医药国际化取得突破

  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300亿

  新GSP倒逼医药物流变革 外企抢滩中国市场

  探寻爱尔兰制药业的成功诀窍

  爱尔兰制药业瞄准中国 去年医药出口550亿欧

  阿龙·切哈诺沃:个性化医疗遭遇个性化问题

  胶原蛋白美容 神话抑或笑话?

强生首席科学官解读研发的秘密:新药上市难

同仁堂等频现质量问题 中药企业诚信受拷问

泰兴市医药产业逆势增长

中药材“治”穷根 规模种植盼降风险

医药生物:生物药行业机会凸显 看好双龙头

原料药出海探路 特色原料药增加出口筹码

恒瑞复星赛跑抗痛风新药报批,审评进入最后

科学家解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赢利奥秘

医药行业关注度高 调整中收集优势品种

“药都”内蒙古之忧:十年狂飙 环境制药原罪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