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疗器械行业透视:费用高企吞噬上半年利润 高性能器械成突破口

8月中下旬开始,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开始密集发布中报。截至828日,23家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中20家发布了中报。梳理上半年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后发现,主营增速快但利润总额滞后的现象普遍存在。

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上半年的数据对此进行了佐证。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尽管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的主营收入在所有医药工业增速最快为12.05%,但其利润总额的增速却只有4.71%,在所有医药工业的子行业中属于落后水平。

媒体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销售、管理、财务等费用的快速增长,是医疗器械公司利润增速滞后的主要原因。

近日,医疗工业与医疗卫生方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基本编制完成,高性能医疗器械被确定为重点突破领域。这对基础薄弱、利润贡献较低的医疗器械行业不啻为一道利好。我国医疗器械生产厂家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呈现“多、小、高、弱”的特点的格局面临重构。

费用高企吞噬利润

近日,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开始密集发布中报,根据申万二级行业的分类,医疗器械类上市共有23家,截至828日,其中的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中报。

Wind数据显示,已发布公告的20家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全部为正,但理邦仪器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362万元。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乐普医疗、鱼跃医疗及东富龙净利润排在前三,分别是2.88亿元、2.52亿元和1.99亿元。

据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15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都有所增加,其中增幅较高者有千山药机、凯利泰和华润万东,其净利润的同比增幅分别是214.6%154.4%84.4%

以凯利泰为例,上半年净利润之所以可以取得同比1.5倍的增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上半年并购了艾迪尔和易生科技,这两个子公司的并表帮助上市公司实现了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双高速增长,也符合并表之后的盈利预期。

不过,仍有5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其中理邦仪器降幅最多,达到61.8%;宝莱特和楚天科技的降幅也有46.3%29.5%

一家上市券商的医药生物类分析师表示,理邦仪器扣非后亏损近1400万,主要原因是市场和销售投入加大,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了7%,这便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了3%

“其实不仅是理邦仪器,三诺生物亦是如此。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的增长导致这些公司在营收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一位上市券商分析师指出,费用率略呈上升趋势是今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共性表现,费用的上升,也是导致行业利润总额增长减缓的一个原因。

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阳普医疗身上。媒体查阅其2015年中报后发现,上半年其主营收入2.31亿元,同比增加了18.36%,但归属于母公司反倒下降了6.7%。主要原因便是由于新产品推广费用和销售人员薪酬上调致使公司销售费用大增29.69%,同时为并购惠侨和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财务费用增加了226.37%

媒体亦从相关渠道获悉,与去年同期相比,医疗器械行业6月份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上升了0.930.620.04个百分点。

国内医疗器械基础薄弱

尽管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上半年的业绩普遍不错,但从整体上来看,医疗器械还存在先天不足、基础薄弱的情况,不管是业务收入还是利润占整个医药制造业的“量”并不占优。

上海证券一份题为《20158月医疗器械行业投资策略:关注中报业绩增长稳定个股》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实现累计营业收入1080.92亿元,累计利润总额92.44亿元,累计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12.05%4.71%。同期医药制造业实现累计营业收入11735.51亿元,累计利润总额1207.10亿元,累计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8.76%13.55%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国内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几乎被跨国企业所把持。在医疗器械领域,国外与国内医疗器械的市场占有率之比约为73,近日WTO达成的一项协议更是使得在医疗器械行业占到大头的跨国企业“如虎添翼”。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天津医药高管被查 祸起力生制药证券化?

鼓励新药研发潜台词:合作是大势所趋

告别炒作 中药市场正逐步回归理性

第三方医检有望开放 诊断企业发力千亿蓝海

药价“松绑” 看看国外怎么做

钱学明:医改应遵循“一合三分”的路径

发改委责令蚌埠卫计委整改 二次议价成焦点

多发性骨髓瘤药物市场规模到2021年将达到90

严格管理是处方药零售大发展的前提

生长激素缺乏症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到2024年将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