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药品流通行业微利将成常态

日前,商务部发布的《201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药品流通市场规模稳步提高。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13036亿元,其中药品零售市场2607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2%,增幅回落4个百分点。2014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均面临增长放缓的压力,预测药品流通行业销售增幅将继续趋缓,行业微利化的特征将成为常态。

药品零售行业增速从24%递减到16%

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指导下,药品流通行业结构调整效果逐步显现,发展方式不断优化,行业集中度和流通效率均有所提升,企业基于现代医药物流和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业务取得新突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规模与经济效益稳步增长,2010~2013年药品销售市场规模总体虽呈增长态势,但增速已从24.6%逐步递减到16.7%,市场规模增速趋稳。

报告提出,2013年药品零售市场规模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由于更多医疗机构实施药品零加成政策削弱了药店价格优势、医院药房社会化低于预期、医药电商快速增长挤压市场空间等原因,使得药店传统业务增长空间收窄,零售市场规模扩张放缓。

据统计,2013年前100位药品零售企业销售额占零售市场总额的28.3%。其中前5位企业占9%,前10位企业占14.4%,前20位企业占18.5%,前5位企业、前10位企业、前20位企业以至前100位企业占零售市场总额比重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前100位药品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底线为1.32亿元,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6家,其中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有3家,30亿元~40亿元的有4家,20亿元~30亿元的有3家,10亿元~20亿元的有6家。零售药店连锁率为36.0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现代医药物流服务不断扩展

报告提出,随着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先后颁布医药物流的行业标准和新版GSP2013年各药品流通企业继续加大在物流建设上的投入,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业务。据统计,直报企业自有配送中心数量同比增长8.4%,自有配送中心仓储面积同比增长9.9%。一些最新物联网技术和高位货架、PTLPicking to light-电子标签拣货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等高科技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企业,逐步建立起全国医药物流分销配送网络;一批区域性龙头企业也同样拥有了区域物流中心枢纽及区域配送中心网络,最后1公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得以完善。

面对市场高度同质化竞争的局面,药品流通企业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发展多种营销及服务模式。对上游供应商,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与其共同开发市场;对下游客户,开展医院药品供应链创新服务,采取提供增值服务、二维条码建设、药房合作等模式。同时,自身也发展了专业分销、高端药品直送、深度分销等商业模式。

据统计,2013年在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中,具有第三方医药物流资质的批发企业有80家;具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颁发的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确认文件的专业医药物流企业有62家;开展物流延伸服务的企业有51家;承接药房托管的企业有48家;承接医院药库外设的企业有14家。20138月,商务部组织专家遴选了47个代表性较强、效果较好的医药物流服务延伸项目,作为第一批医药物流服务延伸示范项目向全行业推广,引导医药物流服务延伸向更高层次发展。

2013年也是药品电子商务平台加速发展的一年。一些具有条件的公司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业务渠道,向供应链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实现了线上与线下业务经营的共同发展。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具有互联网交易资质的企业共有202家,与上年末相比增加85家,其中B2B(与其他企业进行药品交易) 53家、B2C(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138家,第三方平台11家。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中,拥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有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探路商业运营 远程医疗现多种模式

医改如何引入“淘宝”式评价

医疗保健行业大发展时代来临

医药、军工、高端制造或成下半年超额收益主

靶点和先导物功能哪个对药物研发更重要?

二代基因测序产品“超常规”获批引发“口水

医械公司谨慎踏足移动医疗

中国生物制药高端研发:需走出专利困境

掘金8万亿大健康产业 聚焦高端医疗器械

Ⅳ期临床试验空前火热的背后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