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一个由三甲医院主导并提供医疗资源、第三方网络平台提供设备及技术支撑、社会零售药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主要接诊点,再加上目标患者的远程医疗产业链闭环正在形成。本周,上述闭环的实体运营机构—广东省网络医院正式对外宣布对首批接诊点授牌,并对外接诊。依照主导方的说法,计划在年内建成1万接诊点的广东省网络医院,一旦满负荷运营,不仅有助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看病贵的问题也将有所缓解。依照他们的测算,平均而言,单个处方的药费即可以比大医院的门诊降低四成。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远程医疗产业链能否运作顺畅?
搭建粤网络医院仅耗时半年
从宣布启动,到正式对首批接诊点授牌,广东省网络医院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更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远程医疗意见后,广东网络医院于2014年10月便对外宣布了启动的消息。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事实上,在去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远程医疗意见之前,那时的远程医疗还只是医院对医院的B2B模式展开,直至前述意见发布后,才升级到B2C的模式,医疗机构可以直接面对患者。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疗拓展部主任张胜明告诉南都记者,目前,省二医是全国第一家获得网络医院批准的医院,目前也是唯一一家。
“目前接诊网点已开设300家,今年2月前我们计划在省内开设1000家终端,到2015年底开设1万家。”据张胜明透露,截至目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已经与金康药房、海王星辰、大参林等20多家连锁药店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这些终端将是“网络医院”,提供远程医疗。
在张胜明看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网络医院预计大有可为,不仅患者将得益,参与其中的其余各方也将受益。
主导医院:诊金分成看重引流
对主导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而言,主要的投入是医生成本。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目前设有5名左右的专职医生负责网络医院,同时还轮流从各个科室抽调医生,保证每日不少于200名医生待命。
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导广东网络医院的收入则将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在申请的10元诊金分成,目前该项收费依旧在审批当中,这一收费标准主要参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费标准,而主导医院按照合同将分享10元中的3元;二是由网络医院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带去更多门诊。依照计划,未来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中山等地的1万个接诊点布局完成后,广东省网络医院的日接诊量达到2万人次。如果有30%的引流率,那就意味着一年有望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带去6000人次的门诊或住院病人。
当然这是理想设想,在一些专家看来,如何能保证参与网络医院问诊的患者被引流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依旧需要观察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对接能力和诊疗能力。事实上,张胜明在被南都记者问及试运营期间,有多少从线上转至实体医院的转诊率时,他也坦言,尚未做过统计,数据等正式运营后才能有望对外披露。
事实上,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而言,主导广东省网络医院,也面临不小的风险,其中一个比较直接的影响就是药品销售收入的减少。由于网络医院允许处方外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将部分丧失药品加成15%销售的收益。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对于目前在广州三甲医院梯队中处于第二梯队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而言,借助网络医院平台,若能成功抢得广州第一梯队三甲医院的部分目标患者,或许依旧是一桩不错的生意。
一组非官方的广东省2009年医院收入排名显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当时总收入为4.69亿元,位列全省第十五名,而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总收入则高达27.5亿元。4 .69亿元这一排名甚至低于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5.85亿元。当然,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也在不断成长,以病床数为例,2009年当时的非官网数据为730,而今其官网的数字已经变为编制床位1500张。
第三方网络平台:上市公司转型利器
一直在幕后,甚是低调的广东省网络医院的第三方网络平台—深圳友德医科技有限公司至今并未对外披露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其总经理周智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