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内国家食药总局两次提出改革现行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种种行为表明药品审评制度综合改革意见已列入日程,很快将出台。
10月9日,CFDA副局长吴浈在“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重点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上透露,CFDA拟通过改革药品受理模式、技术审评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管理方式等重点环节,充实技术审评力量、理顺经费和收费管理方式等改革保障措施,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提高审评审批效率。
10月24日,CFDA党组学习传达十八届四中全会主要精神,要求加快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速度,要在改革流程、收费、人事管理、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制修订相关法规制度,让改革与立法相衔接。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2014年,全国人大将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作为18个重点办理建议内容之一,交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办理。部分医药行业全国人大代表告诉记者,我国现行药品审评体系审批效率低、门槛低、没引入市场机制,一方面阻碍了国内药企新药研发进程,另一方面间接导致患者用不上新药以及便宜仿制药。此外,尽管国家出台政策为创新药开辟绿色通道,但进展并不顺利。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按照国家配给共编制120人,但其中从事一线审评工作的只有80人。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相关人员说,由于药品审评中心按照参公人员来对待,收入较低,根本留不住高端技术人员。
除了人手少外,造成药品审批速度慢的原因还有申报件水平低、重复申报情况严重。《201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13年,药品审评中心全年受理新注册申请7529个,但完成审评并呈送国家食药总局审批的审评任务4491个,受理量和完成量比较相差了3038个,仅审评完六成新药申请。
至于药品审评制度改革意见出台时间,CFDA相关人士并未说明。他只提到,CFDA抓紧修改完善后才报国务院审批,在优化审评审批流程、提高审评审批效率上研究提出可操作的政策。
不过,记者注意到,CFDA已于9月中旬发布《第一批过度重复药品品种目录》,首次提醒社会投资方和相关企业,注意评估研发风险,慎重进行投资经营决策。
CFDA相关人士称,接下来,将根据药品注册审批情况,继续完善药品注册信息发布制度,有效引导药物研发的立项和选题,将有限的资源向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审评审批倾斜,避免重复研发和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