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们再度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完成了销售计划。”王老吉大健康市场总监张为民对经济观察报称,在一个呈现萎缩的市场中,王老吉的发展不会有压力。
或许,张为民的话是在打一个擦边球,因为数据显示的是碳酸饮料市场在萎缩,而茶饮料、植物性饮料市场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正在不断上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整个饮料市场中,碳酸饮料的份额已经下降到了21.9%,而饮用水的市场份额则是25.7%,果汁饮料的市场份额也高于碳酸饮料,为22.2%。而据王老吉大健康部门调研,茶饮料市场份额却在迅速提升,达到了400亿市场容量。
400亿,是一个新的空间,显然,承载着广药集团(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大健康战略的平台之一的王老吉已经早早做了准备。
去年11月,广药集团层面出台大健康产业战略,据广药内部人士透露,在大健康产业千亿规模的发展预期下,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希望广药在2015年争取将老吉品牌下属产品的销量提升到500亿元。
这一实现路径是,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募新合作伙伴,共享“王老吉”品牌资源,把“王老吉”品牌向药酒、药妆、保健品、食品、运动器械等多个领域扩张。
目前看来,大力发展大健康,是广药延伸产业链、融通自身产业资源的一步棋。另一方面随着药品价格的下滑,一个产业支流利润变薄的背景下,扶持另一条产业链实现高速增长,显然也是财富保卫的一个良好措施。
多元化
依据王老吉内部人士说,该公司正在进行几种蛋白质饮品的内部测试。如果说一家传统药厂突然加速涉足饮品市场或许有点突兀,但如果置于其旗下产业分支看,就是一幅产业链延伸图。
广药曾是广东省的一家传统制药厂,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发展,目前集团产业分为三大支流,医药、大健康、大冷饮。日后,广药将力推大健康产业的拓展。目前,从广药集团层面来排列,大健康是基于王老吉品牌为核心的产业。
除了高端纯净水,广药还在酝酿石榴汁等新品的上市,推进速度上有快马加鞭之势。事实上,从去年至今,广药在大冷饮领域已经多次出手,先后推出多款饮品。包括去年推出的“吉智“、”吉动力“、”吉悠“等系列产品,陆续进入维生素功能饮料、植物蛋白饮料、乳酸菌饮料等细分市场。今年上半年再度推陈出新,虫草饮、润喉糖产品类陆续进入市场。至此,广药的大冷饮中囊括有凉茶、维生素、植物、乳酸菌等多品类饮品。
以业内人们的视野看,广药集团大健康这步棋走得较快。而这其中也有行业趋势使然。
据了解,从2001年至2014年,中国饮料年销量一直在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国内饮料市场已经进入品牌争霸的战国时代,各大品牌为争夺大份额市场各有招式。在全球,可口可乐旗下拥有雪碧、芬达、冰露、美汁源、果粒奶优等品牌,奠定“一品类一品牌”的地位。在国内,娃哈哈产品以“企业品牌带子品牌”的模式成为业内标杆,例如娃哈哈营养快线、娃哈哈格瓦斯、娃哈哈爽歪歪、娃哈哈非常可乐等。而王老吉虽然是凉茶领域的鼻祖,拥有全国90%的市场份额,但知名产品单一是其不得不承认的一个市场竞争缺陷。
从去年开始,中国的凉茶饮料市场逐渐出现了一个信号,曾经一统饮料江湖的碳酸饮料市场份额再度下跌了。而据王老吉大健康调研,茶饮料市场份额却在迅速提升,达到了400亿市场容量。
直到2014年,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大健康的凉茶销售规模达到200多亿。随着大健康概念在医疗、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盛行,健康类茶饮品的市场空间或将超越400亿,广药集团要求王老吉大健康团队快速将规模做到300多亿。
一方面是饮料市场蝶变,一方面是公司战略调整,促成了广药饮品市场的突围。而现在的广药已经有了突围的资本。
王老吉品牌虽然诞生百余年,但广药是2012年才真正开始经营红罐王老吉的,那时广药手上没有生产工厂、没有渠道,在寻找代工时,由于行业竞争签署排他协议而被拒绝。痛下决心,广药斥巨资建设工厂,组建大批销售团队,新建渠道。据其内部人士透露,到目前王老吉大健康的员工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