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产半胱氨酸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引人注目,我国氨基酸原料药总产量已突破250万吨大关,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国和出口国。
早在1958年,我国各地企业即以国内丰富的人发和猪毛等原料成功提取出胱氨酸原料。因为胱氨酸的化学结构为2个半胱氨酸分子所组成,故只要经进一步加工即可提取半胱氨酸原料。由于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工艺简单,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胱氨酸生产国和出口国。而其他重要的半胱氨酸的衍生物包括D-半胱氨酸(主要作为手性合成中间体原料)、羟基半胱氨酸和N-乙酰半胱氨酸等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很大的需求。
领域拓展
半胱氨酸的主要用途为食品添加剂,如作为面包发酵改良剂等,可增加面包的韧性和口感等,增加肉制品以及口香糖等食品的香味等。其次是用于化妆品添加剂和医药保健品用途,其中食品添加剂用途约占目前半胱氨酸产量的近6成,而医药保健品用途仅占全球半胱氨酸总产量的15%。由于半胱氨酸的用途比较广,故国际市场的需求量远远大于胱氨酸。
在半胱氨酸一族中,L-半胱氨酸在医药的用途主要是溶解肺部分泌的粘液(化痰作用)及治疗慢阻肺等常见病,另外,可治疗因长期服用扑热息痛片而引起的肝损伤,而且有抗自由基和免疫增强作用等。近年来,国际医药市场上乙酰半胱氨酸的销量正在逐年上升。
虽然半胱氨酸早已有广泛的医药用途,但国外研究人员从未停止过其新用途的开发。美国著名学术刊物《科学》杂志最近报道,利用新开发的半胱氨酸衍生物之一CNCA(N-乙酰半胱氨酸胺)加工成眼药水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白内障。
白内障是目前影响世界各国老年人视力健康的最主要病种之一。据美国研究人员报道,CNCA在眼内可自动转化为谷胱甘肽,后者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防止自由基对眼球晶状体细胞造成的损伤,从而具有预防和治疗白内障作用。而CNCA是已知最好的谷胱甘肽前体药物。如果老年人能经常使用CNCA眼药水,可大大降低白内障的发病率,对白内障早期患者则有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效果。总之,CNCA是目前最好的抗白内障治疗剂和预防剂。
此外,美国研究人员发现,CNCA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艾滋病人易患的一种眼病——巨细胞病毒角膜炎,而此病很容易导致患者失明。
由于CNCA在临床试验中证实是目前最好的一种抗白内障药物,且未发现有副作用问题,医药专家预测:一旦CNCA眼药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这将引起国际眼科药物市场的一场风暴,因为迄今为止,全球还没有研发出有效的抗白内障治疗剂。而N-乙酰半胱氨酸胺抗白内障作用的新发现,将引领国际白内障药物市场大发展。
总之,随着L-半胱氨酸新用途的不断开拓,该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光明。
产能扩张
据国际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披露:2002年,全球L-半胱氨酸总产量大约在4600吨左右,至2010年总产量已达1万吨,估计去年这一数字已达1.2万~1.3万吨,预计到2016年,全球L-半胱氨酸总需求量将达1.5万吨或更高。
在20世纪90年代前,德国和日本一直垄断着L-半胱氨酸国际市场。直到21世纪初我国才成为L-半胱氨酸的生产大国。
由于生产胱氨酸(半胱氨酸的主要原料)的老工艺非常简单,故全球约有数百家公司在生产胱氨酸及半胱氨酸,至少也有100多家,但绝大多数厂家的年产量均不足百吨。从理论上分析,能生产胱氨酸的厂家只需再添加一些设备就能生产半胱氨酸原料。
我国半胱氨酸产量在20世纪90年代前一直较低,直到进入21世纪后,我国半胱氨酸产量才开始突飞猛进。据国内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底,国内L-总产能已达1万吨,但实际年产量大约在8500吨左右,出口约占国内半胱氨酸产量的6成,内销约1900吨左右。从产量上看,我国已是全球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