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于ARV后未感染HIV的婴儿
ARV在预防HIV母婴传播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担忧也随之而来,其中包括可能的HAART引起的早产、先天畸形的风险、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相关的新生儿线粒体毒性以及子宫内暴露于ARV后的长期致癌毒性的理论风险等。一些研究已经报道了早产(PTD)、死产和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反应,并且提示,与单药疗法和二联疗法相比,HAART更易引起孕妇出现这些不良反应。
欧洲的联合研究发现,与未接受治疗的孕妇相比,接受联合疗法(而非ZDV单药疗法)的孕妇PTD风险出现了上升——以蛋白酶抑制剂(PI)为基础的HAART对照研究中比率为2.6(95% CI 1.43-4.75),不以PI为基础的HAART对照研究中比率1.82(95% CI 1.13-2.92),美国的一项单中心研究也发现了这一问题。
然而,在美国进行的一项母婴传播研究却并未发现HAART与单药疗法相比会导致PTD发生率上升,虽然整体的早产率(17%)仍高于预期值(6%~8%)。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一组资料显示,HAART疗法与单药/二联疗法相比可使PTD发生率上升,前者发生率为14%,后者为10%,但该数据并不针对PI为基础的HAART。此外,HAART还可能与低出生体重和死产相关,与单药/二联疗法相比的比率为2.27(95% CI 0.96-5.41; P=0.06)。
英国的一项单中心研究报道,PTD发生率的上升与妊娠期开始使用HAART疗法有关,与单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和不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相比,PTD的发生比率为5.03(95% CI 1.4-17.8; P=0.01),提示早期免疫重建在PTD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越来越多的婴儿在胎儿时期(尤其是在器官生成的妊娠早期)就暴露于ARV,妊娠期暴露于ARV后的潜在致畸性也日趋受到关注。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使用已确定存在毒性的药物,也为了全面抑制已存在耐药突变的感染者出现的病毒血症,越来越多的新ARV药物(包括已有类别中的新药和新一类药物)正被处方用于妊娠期。
抗逆转录妊娠登记(APR)
抗逆转录妊娠登记(APR)是关于ARV药物致畸性的重要资料来源,该数据为国际性登记信息,建立于1989年,旨在监测ARV的主要致畸作用。
该数据的主要提供者为医务工作者,数据的提供具有前瞻性、自愿性和可信任性。为了使资料能够尽可能真实有效,数据的提供者应尽量在患者的妊娠早期进行登记。但APR咨询委员会也强调,由于数据属自愿提供,因此其登记存在一定局限性。
令人欣慰的是,APR的数据显示,先天异常的总体数量并未出现增加。2008年7月31日前登记的9948名在妊娠期暴露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活产婴儿中,已有272名确认存在出生缺陷,在活产婴儿中的流行率为2.7%(95% CI 2.4-3.1),与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调查数据相仿,后者的调查显示活产婴儿出生缺陷流行率为2.72%(95% CI 2.68-2.76)。在4329名于妊娠早期就暴露于ARV的活产婴儿中,有126人存在出生缺陷(流行率为2.9%,95% CI 2.4-3.5),与妊娠中期或妊娠晚期开始暴露于ARV的活产婴儿中出生缺陷率(2.6%,95% CI 2.2-3.0)相当。
在APR中的单个药物
关于单个ARV药物的影响,APR给出的信息是:
• 对具有充分数据的单个药物的分析显示,在过去几年中,除了去羟肌苷(ddI)外,未发现出生缺陷风险的增加。未发现ddI引起的典型的出生缺陷,在最近的报告期中未出现新的因暴露于ddI所致的出生缺陷。
• 对于阿巴卡韦(abacavir)、阿扎那韦(atazanavir)、EFV、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FTC) 、茚地那韦(indinavir)、洛匹那韦(lopinavir)、那非那韦(nelfinavir)、NVP、利托那韦(ritonavir)、司他夫定(stavudine)和TDF,为了检测这些药物是否会使妊娠早期暴露者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比总体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至少两倍,已经监测了足够多的数据,但迄今尚未检测到这种风险的增加。对于拉米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