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与纽约大学医学院合作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来评估试验药物使用申请,这在行业中还是头一回。这项工作由一个名为Arthur Caplan的知名生物伦理学家主持,Caplan一直都主张应该用更好的方式去处理“爱心用药”的请求。
这个名为“爱心用药”顾问咨询委员会或CompAC的10人小组将会被召集负责审核来自全世界的“爱心用药”申请,为公司的后续决定提供依据。Caplan用器官移植分配系统
把来形容这一举措,他表示这一举措可以使得原本混乱无序的决策系统变得更加理性。他希望受此启发世界上其他的制药企业也能建立类似的机构。
Caplan说:“基于平等,需求和功效这三个基本原则,我们希望建立起一个有序的分配模式来确保我们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发挥。”“如果我们成功了,CompAC将会成为一种被行业中其他企业或政府机构所接受的新模式。”
“爱心用药”在行业中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药品研发人员对于临床试验以外的药品使用都是非常谨慎的,他们担心向个人提供药物后,如果发生了某些预期之外的恶性事件有可能导致监管部门插手他们的研究,而且研究人员一般也不愿意承受由此造成的额外花销或因为物资有限根本无法提供多余的药物。
但是随着社交网络的出现,之前一直受制于研究人员的患者们现在时不时的会引发一些猛烈的媒体风暴。
Chimerix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始拒绝为一个小男孩提供治疗的事件很快在推特上引起了网络舆论的爆发,并且很快该事件就被有线新闻电视全时滚动报道了。Chimerix最后只能慌乱组织了一次额外研究并且优先将这个小男孩登记进了试验中。
Caplan表示:“从前,你必须打电话给新闻台求他们来报道你的事情。”“现在你只要在推特上简单的写几个字,就可以等着媒体来找你了。”
这起码是一种能引起制药企业注意的一种方法。
Capla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确保临床研究性药物在被作为“爱心用药”时遵守伦理原则,并且保证这一选择过程的公平公开。”“‘爱心用药’的决定难以置信的充满挑战,而且我们很清楚的认识到现在的分配制度依然需要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