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中药/API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警惕制药产业“跨行创新”

制药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有效获得质量过硬、品种多样、价格合理的药品。

然而,受降价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原本创新研发能力薄弱的国内药企,更是难以向研发创新投入可持续资金,甚至出现将触角伸向其他行业的窘局。

对于如何促进制药产业健康发展,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秘书长王之光表示,企业没有研发创新能力,就没有生存空间。药企应先把行业的本职工作做好,警惕“跨行创新”。

创新应选准方向

我国大部分制药企业仍处于仿制阶段,缺乏新药自主研发能力。而仿制药市场难免陷入低价竞争,仿制药企业难以获得较高利润。

此外,王之光长期与药企保持密切联系。据他观察,当前两大因素导致本土药企生存更加艰难:一是国家主导的药品降价趋势,使得药企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二是随着新版GMP的实施,企业需要加大投入。这使得很多中小企业更是难以为继。

他指出,上述变化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其中之一,便是一些药企的“跨行”。

“我发现,国内不少药企开始跨行做别的,虽然有些做得很好,但药企本应先把行业内的事情做好。”

王之光认为,这一现象反映了药企发现日用品、保健品、食品、饮料等行业比制药行业更容易盈利,也反衬了制药行业本身的艰难现状。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利润总额增幅达17.7%,但与201123.24%201038.99%的利润增幅相比,增长放缓的迹象明显。

广州柏赛罗药业董事长贝庆生曾表示,现在国内仿制药面临降价趋势,制药业的平均利润率仅有15%,而乳业的利润率高达60%,出于对高利润的追逐,柏赛罗决定进军乳业。

“药企纷纷跨行的现象值得警惕,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王之光说。

降价不是治本之策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作为民生的重点来进行调控,”王之光说,“发改委为此多次调整药品价格,药价呈普遍下降趋势,但药品降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药品价格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构成的,近些年制造业原材料、人工、能源成本普遍上涨,药品流通环节在药价中占有比重过大的问题更是屡遭媒体曝光。

“降价到底降了哪部分?”王之光指出,“是降了药厂这部分,药品出厂价降低了,而中间流通环节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同时,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则呈上涨趋势。”

这造成的负面影响之一,便是部分小品种和孤儿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在市场上陆续消失。“不少品种疗效很好,而且其作用难以替代,但是价格低廉,利润很少,受上述因素影响,利润过低甚至赔本,药厂就渐渐不做了,无法满足需要此类药品的患者。”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2012年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事件盘点

  化学原料药板块 年报业绩浪的又一主角

  新版基药目录颁布在即 基药市场规模有望扩容

  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化市场觅径

  2012新药研发盘点:看药研“面谱”

  2013年医药投资策略:在机会与困惑中成长

  “中国造API”全球市场凸显

  我国苯酚市场缺口拉大

  问诊中药

  新型释药系统的喜与忧

2013:蛇尾将至,机会分化

多因素共振 游资热炒生物医药股

最大糖尿病联盟亮相外企市场战略升级

2013中国医药行业探索 有一个机会叫差异化

生物医药投资2013年展望 悬崖下暗香浮动

药品自动化管理或成大医院药房未来趋势

化学药降价落地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后尘

2013年生物制药领域七大趋势

十大风云品种搅局2012

“生物标签”催熟体外诊断产业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中药/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