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新农合:医疗“惠民工程”如何走得更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解决了我国千百万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但随着新农合制度的深入推进,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逐渐显现,这项使越来越多农民受益的“惠民工程”,如何健健康康地走得更好,正在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

救护车响,猪牛羊不再白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民没有被纳入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救护车一响,猪牛羊白养”,这个顺口溜曾是一些地方农民就医难、看病贵的真实反映。

如今这一境况正在得到显著改变。在革命老区贵州遵义市凤冈县何坝乡采访时,65岁的水河村苗族村民周华祥正在乡镇卫生院输液,他说:“我一身的慢性病,以前要去县里、市里住院,路程远又花钱,这几年有了新农合,住十天院报销下来也不到200元,看得起病了,不给儿女添麻烦。”

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大山乡大寨村卫生室村医罗正美从医30年,可以熟练地用新农合信息机为病人开药、结账。她说:“没有信息化之前,农合办效率低,有时候拖七、八个月就是拿不回自己垫付的钱。现在一个月就能拿到,最多时月收入有四五千元,这个村医越干越有劲儿。”

凤冈县中医院院长邹贵林说,凤冈县2007年启动新农合,2011年中医院住院病人5300人次、业务收入1600万元,是2005年的5倍。2012年凤冈县中医院将启动搬迁建设项目,开放床位300张至500张,规划有中药饮片加工厂、休闲养生带、中医文化建设区等,开展乡村医生培训。中医院年业务收入将达到3000万元以上,自身补偿和发展建设将逐步解决。

遵义市卫生局副局长张辉杰说,新农合政策激活了一大批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收入数倍增长,呈现出农民看病补偿受益、定点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增加、卫生事业发展的“多赢”局面。

服务“卡脖子”,新农合基金“有钱难花”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弱,新农合经办机构不健全,监管乏力,筹资水平提高过快,这些问题导致有的地方农民享受惠民政策时“卡脖子”,新农合基金甚至面临“有钱难花出去”的尴尬。

贵州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光奇说,2011年贵州省参合住院病人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治疗的高达82.7%。但从补偿金流向上看,17.29%的县外就医参合病人消费了全部住院支出41.7%的补偿基金,实际住院补偿比仅为47.39%,拉低了贵州省平均住院实际补偿水平。

“国家要求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而贵州2011年达到24.6%,出现‘有钱花不出去’的现象。”贵州省卫生厅农村卫生处处长刘岚说。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获批

  新农合支付改革强震市场规则 营销战略调整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修订并公开征求意

  发改委:5月起调整部分消化类药品最高零售限

  政策变量 医院投资机会升温

  2012年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要点解析

  民营资本参与医疗机构行业门槛放宽 专科医疗

  抗菌药物新规重创上市药企

  上海卫生工作会议召开 确定2012医改重点工作

  政策暖身抵御市场严寒 小微型药企将获发展先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意见出炉

医药行业政策框架基本明确 发展看好

政策对首仿药的支持慢 丰满市场尖锐失衡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

国家重金扶持重大新药创制 总额近1200亿

卫生部召开全国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实施

揭开新版GMP的质量风险管理的面纱

食药监局:严防假劣中药材进入正规流通领域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实施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