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康缘药业和浙江大学启动的“中药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和中药智能化提取精制工厂建设”项目的竣工投产,则标志着我国现代中药制造产业正式进入智能化时代。
“康缘中药智能制造技术构建了符合药物基本属性的现代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中药产品质量稳定均一及其安全有效性,为中药产业整体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研究思路,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模式。”6月3日,在连云港举行,由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和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消费品工业智能制造现场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江苏康缘药业数字化智能制药技术给予高度评价。由康缘药业和浙江大学启动的“中药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和中药智能化提取精制工厂建设”项目的竣工投产,则标志着我国现代中药制造产业正式进入智能化时代。
我国医药工业一直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王黎明表示,目前医药行业面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新药研发水平较低、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等问题,应加快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和品牌企业。
“中药是一个多成分的复杂体系,中药工业制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但中药行业面临着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质量标准和规范体系不够完善、缺乏过程质量控制等问题,亟需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撑。”张伯礼院士对中药智能化制造的期待溢于言表。
作为依托智能制造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代表企业,康缘药业率先将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的中药智能制造技术贯穿于精致提取生产链的各个环节。据康缘药业董事长萧伟介绍,他们与浙江大学全方位合作,率先建成了数字化工厂系统模型和企业核心数据库,搭建了与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系统互通集成的实时通信与数据平台,实现了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故障报警和诊断分析,实现了生产系统全过程智能化、数字化跟踪追溯。
工信部总工程师王黎明在昨天的会议上说:“我国医药工业总体上处于世界医药行业第三方阵,要研究提出进入世界第一、第二方阵的条件、任务、策略、举措和时间表,实现追赶。今年要组织编制好《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推动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实现重点突破。”他表示,康缘药业重视战略定位、顶层设计、系统集成、资金投入的做法,通过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实现转型升级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据了解,康缘药业中药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和中药数字化提取精制工厂建设,重点围绕热毒宁注射液等中药大品种的工艺以及产能要求进行设计,创新集成先进的自动化控制和过程分析技术,开展中药生产过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满足了中药智能化生产的产业需求。
张伯礼院士认为,康缘药业通过十余年的创新探索,创建了中成药生产过程“点-点一致”“段-段一致”“批-批一致”的质量一致性控制技术体系,在中药多组分复杂体系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中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将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实现中药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范例,也为建立“中国药品制造工业4.0”、中药先进制造2025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