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细市点评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国产疫苗外销潜力逐步释放 两种途径获大订单

729~8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举办“疫苗企业开放日”活动,邀请国内20余家媒体记者走进国内疫苗生产和经营企业,实地了解我国疫苗的生产、流通过程和质量保证体系,其中也传递出我国疫苗市场的相关信息。

外销潜力逐步释放

“供应国内的疫苗和出口疫苗是同一条无菌生产线生产,只是最后的包装规格不同。”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永红介绍说。

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疫苗分包装车间,记者看到西林瓶装的乙脑减毒活疫苗被分别打上标签,附上说明书,装入包装盒子中。供应国内市场的疫苗还有一道工序是在产品的最小包装上打上电子监管码,这使每一支出厂的疫苗身上都有唯一的“身份证”。只要通过国家电子监管码查询系统,就可以查询到这支疫苗的来源、生产、销售流向等所有信息。

CFDA官员介绍,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疫苗生产、流通、使用全环节、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优化监管流程,风险控制能力得到增强,综合监管水平得到提高,疫苗技术研发、企业生产经营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我国已实现对境内销售的所有疫苗产品的全程电子监管。

2011年,我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认证评估,表明国产疫苗的生产过程、安全性、有效性已达到国际标准。随后,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乙脑减毒疫苗通过WHO的预认证,成为首家进入WHO采购名单的国内疫苗企业。今年76日,我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再次高分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再评估。与首次评估相比,再评估标准提高,内容更加完整,表明我国已经具备成熟的疫苗监管体系和较高的监管水平,以及持续的风险控制能力,可以持续为我国居民和世界人民提供质量可靠、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

“我们预计在20172018年左右,将会迎来一个乙脑疫苗出口的小高峰。”葛永红说,通过WHO预认证相当于拿到了国际市场的入场券,但市场的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开发过程。

据悉,今年5月,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乙脑疫苗首次参与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采购招标,目前结果尚未出来。葛永红说:“UNICEF在疫苗采购中具有关键作用,每年代表约100个国家进行免疫用品采购。”

两种途径获大订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和使用国,目前可生产包括百白破、肝炎疫苗等在内的61种疫苗,年产能超过10亿个剂量单位,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依靠自身能力生产全部免疫规划疫苗的国家之一。

“我国很多疫苗产品的产能是过剩的。以流感疫苗为例,国内每年的需求约3000万~4500万人份。目前,国内有14家企业在生产,仅华兰生物一家的产能就在5000万人份。”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康说,华兰生物是目前国内流感疫苗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但产能闲置情况依然严重。

国内产能过剩,而全球市场2012年对各类人用疫苗的需求是60多亿剂,尤其是很多国家不具有疫苗生产能力,“走出去”成为国内很多疫苗企业的共识。

据介绍,目前人用疫苗类产品出口比较大的订单一般有两种来源,一是各国政府对企业的直接采购,二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采购后运送到需要帮助的国家。

对第一种方式,企业需先行通过目的国政府的进口许可认证,这是目前国内企业出口使用最多的方式。

当前我国人用疫苗主要出口市场是亚洲,出口最多的企业是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

“目前,我们已经在尼泊尔、韩国、斯里兰卡、印度、泰国、老挝、朝鲜、柬埔寨、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海外11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印度是最大的客户。”成都生物所海外部负责人表示。

华兰生物也表示,该公司的疫苗产品在多国注册成功,并与韩国SKI集团签订了疫苗出口战略合作意向。

即便如此,进出口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所有企业人用疫苗出口额只有区区4103万美元,贸易逆差严重。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2023年全球多发性硬化症(MS)市场将达200亿

警惕!百特、美敦力抢占我国血液透析市场

黄芪出口价格攀升 多数省市出口额稳增

抗艾药出口方兴未艾

全球疫苗产业:80%以上被辉瑞、诺华等巨头垄

礼来等巨头开打糖尿病药侵权战 抢400亿美金

伟哥在中国:“硬”战

心血管糖尿病新药抢筹:新秀公司背后复星四

2018年全球组织诊断市场将达40亿美元

国内药用辅料产业:不仅仅是配角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细市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