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赴美寻找住院医师职位之前,需要理性考虑可能面临的隐性挑战。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医学院校的拔尖学生前往美国寻找住院医师职位,通过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完成各种面试,就有可能成功在美国成为住院医师。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中国人在外国毕业生美国行医数量的比重还是非常低。美国具备实力来吸引全球的医学人才,导致美国大约25%的执业医师是国际医学毕业生(IMG)。这个高比例反映了外国医师在应对美国医疗系统中医生短缺的现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特别是很多初级医疗和全科医师岗位被IMG填补,他们经常在更加偏远和缺少医疗资源的地方工作,来解决这些地区的医疗需求。
然而,众所周知,在IMG过渡进入美国医疗系统的时候会面对很多困难。其中最常见的挑战包括语言和文化的问题,这些短板会让外国医师在沟通交流,医患关系以及医生和病人满意度方面产生不利影响。那么应该如何面对并且解决这些挑战呢?
不难想象,传统的帮助IMG适应美国医疗系统的关注点主要是集中在解决语言和文化缺陷上。照这个思路,如果一个IMG可以用英语交流医学术语,并且对美国文化能够大致理解,他们就能在临床环境中表现很好。比如很多外国学生在医学院学习医学英语,有些人和外国学生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有些人用多媒体资源来更好地理解美国文化。也有很多人用美国执业医师考试的备考课程来帮助缩小他们自己国家和美国教育系统的知识差距。
然而,IMG会遇到很多不为人知的其他隐含的挑战。这些挑战IMG不一定在医学院的训练中能接触到。这些外国医师面临的问题通常跟一般的美国文化、宏观上的美国医疗系统以及医学知识的缺乏关系不大。可以说,不是因为外国医师无法理解美国复杂的医疗保险或是美国多元的文化,而是因为他们经常对于美国临床实践的常态不熟悉,以及对美国医生如何运用所学的临床知识运用到病人个例上面方法的不了解所致。因此,IMG可能直到他们已经在美国临床摸爬滚打很长时间之后才能意识到这些隐含的挑战。
在数年前的医学教育杂志—Academic Medicine发表的一篇文章当中,医学教育者发现这个问题,并且利用了疼痛管理这个例子来阐释这一点。疼痛是在美国病人当中非常常见的一个主诉,而且美国医学生学习了许多复杂的药物疗法和辅助方法(举例,注射和阻滞,刺激疗法)来治疗疼痛。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医学生或医师很少有人能够掌握高级的疼痛疗法和各种细节知识,因为发展中国家缺乏高级疼痛疗法,或者在一些国家疼痛药物和注射在文化上更少被接受,以至于它们较少被使用。所以相对比之下,IMG在美国以外的环境中学到疼痛管理知识和经验非常缺乏,可能会影响他们成功地在美国病人身上控制疼痛。
在疼痛管理之外,有很多其他的常见“隐含挑战”包涵在美国临床训练之中。如果IMG在美国开始住院医师训练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一点,就会为时已晚,这是因为(1)他们是美国医疗队伍的重要一员;(2)临床习惯是在医学教育的早期就形成的;(3)进入美国住院医师训练的门槛越来越高了。通过早期就克服这些障碍,IMG可以不仅仅更好地照顾病人;他们也可以表现给他们的上级医生和住院医师项目主管看,证明他们具备足够的社交和人际关系技巧在美国的训练项目中脱颖而出。
这绝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在美国受训的外国医师不仅仅需要掌握与美国毕业生一样的知识,而且要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在特定的社会情况之下。然而,因为IMG来自世界各地,而某些国家对于医学生培养的过程中‘美国元素’的缺乏,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他们无法很好适应美国的临床工作。
所以,IMG对不同的临床情境需要掌握不同的特殊技能,他们需要学习这些常见的技能,在不同情境不断地练习以及打磨,直到掌握为止。为了在美国临床训练中更好地生存,他们需要意识到这些隐含的挑战并且正面地解决他们。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