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互联网医疗“入口”在哪(2)
本文章共2464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刘明宇认为,现在已经不乏借助互联网手段,如微博、微信等成功树立个人品牌的年轻医生。他坦承,尤其是初创型移动医疗小企业,要想存活下来,改善医患关系、进行科普等都不是其当前使命。

“从赚钱的角度而言,就是要解决大量年轻医生的这部分诉求,后进入市场者才可能后来居上,而且现在可能可以赚钱的互联网医疗产品主要服务的也是这个群体的医生。”刘明宇说。

政策迷茫期要抱有希望

着眼于现实情况,这类以医生为入口的互联网医疗产品似乎已经迅速获得认可。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快速问医生、寻医问药网等在线医疗平台发展势头迅猛,微信的“在线问诊”公众号、微博在线问诊也备受青睐。

但是,日前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只能作健康方面的咨询。

宋树立表示:“这些服务只允许医疗机构开展,且要具有相应的资质,不能没有这个专科去开展这个专科的远程医疗服务。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生也要具有相应的执业资质,医疗机构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保证质量与安全,同时还要保障患者的知情权。”

梁亮指出,要着眼于当前政策状况,也不能误解政策。宋树立还补充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情况不断出现,我们也要不断完善政策,对这些行为加以规范。”

梁亮表示,目前互联网医疗的质量虽然无法与专家在医院问诊相比肩,但是已经有一些政策出台,如社会办医、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多地执业等,在这种变革中,互联网医疗能从市场和互联网的角度,在建立医生与患者的联系上起作用。

据介绍,美国的私人医生会在患者就诊后建立患者档案,以后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开具处方药,患者可以就近到药房取药。梁亮希冀,在中国可以通过市场和互联网手段,达到类似状态。

长桑技术执行董事韦传敏则展望,将来还能够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医生指导患者佩戴医疗可穿戴设备,监测相关数据,建立患者连续的数据模型,由医生判断何时来医院就诊,就诊前就做好相应安排,而不是让患者漫无目的地就医。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安捷伦科技公司与Scion Instruments就在各自

  FDA新举措:医械临床试验可在国外做

  四川省:2015年关于对2014年四川省医疗机构

  广东省:2015年关于尽快完成201412期基本药

  中国酝酿精准医疗计划 显著区别美国版本

  福布斯富豪榜居然有25名中国医药土豪

  广东省:2015年关于公示部分品种分组结果和

  上海市:2015年关于取消部分第一批市场调节

  福建省:2015年关于第八批药品集中采购部分

  福建省:2015年关于第八批药品集中采购部分

上百家医药公司消失 8成自杀

北京:微信支付在北京世纪坛医院试点

PF医师费制度探路“再造医酬”

卫计委:2020年前建立人口健康信息化系统

中国酝酿精准医疗计划 显著区别美国版本

66种药品拟列入江苏急救药目录

中央财政8年为中医药投入330亿元

罗氏依然保持着生物药物销售老大的地位

四川省开展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回

8药企遭蚌埠94家医院封杀 带量采购落地遭质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