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业务平稳增长的全国性医药商业龙头
上海医药是国内少数几家全国性医药商业龙头之一。2012年以来,伴随公司对医药工业和商业业务的整合完成,公司逐步回归平稳增长状态。
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3.99亿元,同比增长18.1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5.91亿元,同比增长17.16%。
目前,公司在医药商业和医药工业两大领域都拥有强大竞争力:
医药商业:公司分销业务覆盖全国15188家医疗机构,并拥有品牌连锁药房1895家。2014年公司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853.77亿元,位列国药控股之后,在全国医药商业企业中销售规模排名第二位。
医药工业: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品种储备。2014年公司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11.03亿元,其中当年销售规模过亿元的产品达到24个。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药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我们预计,作为上海市最为重要的医药资产上市平台,公司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有望明显收益。
结合行业发展确实和自身资源禀赋,公司制定了“三年基础发展、六年登高发展、九年腾飞发展”的“三三三”发展规划。2015年,是公司三年基础发展(2013年-2015年)的收官之年,公司的业绩目标为努力实现营业收入及股东应占利润两位数增长,并保持良好经营质量。
2.以DTP为切入点,积极开拓互联网医疗相关业务
作为全国医药商业龙头,公司在医药分销和零售两个领域都拥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和较强的竞争力:
医药分销
公司是国内第二大医药流通企业。华南、华北地区是目前公司主要优势区域,另个地区占到了2014年公司药品分销收入的91.35%。公司在华南和西部地区的市场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公司拥有丰富的高端医院和高端品种资源:1)截止2014年年底,公司分销业务覆盖医疗机构15188家,其中三级医院938家,占全国三级医院比例49.17%。2)合资与进口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到了公司药品分销收入的49.87%,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近年来也在积极开拓高端药品直送业务(DTP)、疫苗和高值耗材等毛利率较高、市场增长较快的新兴业务。2014年这些业务为公司带来了61.4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速高达39.75%。
医药零售
公司目前共拥有1895家品牌连锁药房,其中直营店1193家。2014年公司药品零售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3.76亿元,这一收入规模在全国医药连锁企业中排名前五。
2015年以来,在新医改和互联网+的冲击下,医药电商、慢病管理、远程诊疗、PBM等创新业务开始全面兴起,互联网医疗成为各家医药商业企业布局的重点。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公司也已经开始在互联网医药相关领域积极布局。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公司将以DTP为特色的医药电商业务作为了短期发展重点。2015年3月,公司发布公告,决定出资人民币7,000万元与旗下众协药业总经理季军先生共同投资设立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占其70%股权。
根据公告披露的信息,上海云商大健康公司将通过组建具备丰富互联网运营经验和药品供应链管理经验的专业团队,打造线上三大平台(电子处方平台、药品数据平台、患者数据平台)、线下三层网络(专业药房、医院合作和托管药房、社会零售药房),为患者提供处方药O2O销售、健康管理等服务。
我们认为,公司在医药电商及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发展战略扎实稳健,具备很强的可执行性:
1)DTP(高端药品直送)业务非常适宜作为医药电商业务的切入点
我们认为,处方来源、医保支付、用户粘性等问题,都是医药电商业务目前的发展瓶颈所在。但DTP业务完美的克服了上述难点。
首先,由于抗肿瘤等高端药品单价极高,医院处于药占比的考虑,处方外流趋势明显,这为医药电商企业获取处方提供了便利;其次,绝大部分新特药不在医药报销的范围内,无形中使电商企业绕开了医保支付的难题;再者,新特药的用药专业性强且患者需持续用药,这也有利于电商企业与患者之间形成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