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两票制”带给医药厂家和代理商的窘境

暗流涌动

两票制自4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至今,尚无一省明确两票的定义及执行、监管标准,但厂家和代理商之间的博弈,却早已暗流涌动。

厂家、代理商即将面临过票公司被打压之后无票可过、无票可冲的窘境,而新的外部大循环尚未调整搭建完毕,工商之间猜忌不断。

底价开票的厂家:突然代理商不打款拿货了,一问,因代理商过不了票,而厂家自己暂时还难以解决高开,货、票、款暂时流动受阻。厂家猜疑代理商是否起了贰心?

代理商:厂家无法解决高开返现问题,款回到厂家账上,费用难以处理,出现了“肠梗阻”,自己同时面临上游和下游的双重压力,关键是厂家不配合,如何是好?

很难逾越的鸿沟

如果单一的两票制政策,企业应对起来有压力,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毕竟福建已经实施了几年,大家都有经验。问题是营改增从51日开始实施,世间再无营业税,增值税与刑责挂钩,玩票就是玩命,这才是最可怕的。

两票制+营改增两项政策一叠加,对很多长期从事底价开票的厂家来说,几乎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对于绝大多数厂家来说,鸿沟之一是体现在财务处理上,底价开票意味着价格体系崩溃,没有了空间,后续再无销售之可能。而转为高开,成倍增加的收入虽然看上去数字喜人,但背后的费用处理问题接踵而来。

费用是营销活动的经济体现,究竟是否真实发生?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可以入刑的增值税发票虚开风险。

鸿沟之二是在两票制+营改增冲击之下的代理体系,厂商博弈进入了新阶段,如果处理不好,厂商两败俱伤。按政策要求,两票之下和代理商在明面上几乎没关系了,至少从资金、货物流向上,与厂家发生货、款交易的是商业配送公司。

搭建CSO架构,分摊风险

代理商无论是从药品代理商关系、交易、商务关系、费用等重要环节都受制于厂家。

工业风险加大,但因掌握产品资源、商业配送选择权以及回款而拥兵自重,如果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实施「单边主义政策」,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这是因为,两票制+营改增政策压力之下,迫使底价开票的厂家自己解决高开问题(去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自营还是代理制,都是靠外部的过票公司和关联公司来完成)。但无下游代理商的配合支持,单靠厂家断无解决之可能。

从整个政策及应对方式推演来看,操作层的解决方案基于费用/风险的层层分摊和转移,横向和纵向都有,但主要是纵向。

下游代理商提供现代服务(专业化推广服务、咨询、调研等等)及其相应的发票,自然人单独或抱团成立专业CSO机构,营销和财务上高度协同,营销活动→费用发生→发票开具→费用冲销→资金划拨,形成工商一体化的大循环。如果哪个环节发生阻碍,整个营销体系将面临循环不畅的大问题。

这犹如人体生理系统,缺乏心脏的支持,血液难以输送到全身;而仅有心脏没有健康的血管,血液也将遇到阻碍而导致人体造血输血系统崩溃。厂家就是营销的发动机,就是心脏,而代理商就是遍布全身的血管。

更进一步的架构是:厂家→「CSO1:咨询合同(一般纳税人)」→「CSO2:调研、科会(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CSO3:劳务合同(小规模纳税人)」→「CSO4:(个体工商户)」→个人,要把这个架构搭建好并良性循环,需要厂家之间无缝对接,精诚合作。

新的博弈:代理商是底价开票厂家最好的老师

我们遇到一些厂家,体量还不小,但由于长期底价开票,没接触到市场实际,这些厂家应放低一些身段,向代理商学习,尽快真正进入销售角色。

特别是之前只做底价销售的,更是如此。很多市场上打拼多年,具有实际操盘经验的代理商,做底价开票的厂家的老师,完全够格。

事实上,代理商在两票制+营改增政策下,压力比厂家还大,既要面临与厂家同样的财务问题,也面临与厂家的合作问题,产品不是自己的,但款回到厂家,如何拿到?

这是新一轮的厂商博弈,代理商明显处于弱势,这是个头疼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命运堪忧。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总理一手力推医疗“高铁”,一手佑护健康“

  默沙东抗梭菌感染单抗Zinplava获FDA专家委员

  广东医改五年计划:省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不超

  新华医疗收购三现业绩承诺落空 赵毅新整而不

  医械经营全国整治:8大违法行为,咋罚?

  中信平台关闭,阿里电子监管码收费涨了!

  中国民营医院10年数量翻4倍 个别医疗纠纷使

  总局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督抽查工作的通

  默沙东12.5亿美元收购Afferent Pharma,获得

  阿斯利康出售麻醉业务销售权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