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今日上海医药发布的最新年报,2015年,上药全年营业收入1055.17亿元(2014年为923.99亿元,增长14.2%),成为继国药、华润医药以后国内第三家进入千亿俱乐部的企业。
其中,公司医药工业销售收入118.24亿元,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产品达到24个。
上海医药年报相关消息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5.17亿元,同比增长14.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77亿元,同比增长11.03%。实现每股收益1.0699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0.9410元,同比增长17.08%。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49亿元,同比增长1.01%。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38.08亿元,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后所有者权益为299.30亿元,资产总额为743.44亿元。
医药研发
报告期内,本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1,769.08万元(不包括公司中试基地建设投入),占公司工业销售收入的5.22%,其中,26.98%投向创新药研发,23.46%投向首仿、抢仿药研发,49.56%投向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10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1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共计267件。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上市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为17.07亿元,约占公司工业销售收入的14%。
报告期内,本公司持续优化研发体系,提高研发效率,加强研发立项和过程管理,启动集团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推进实施项目经理制度,提高研发人员积极性和整体项目研发效率;加强开放合作,优化研发模式;完成上海医药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转化医学联盟、沈阳药科大学、四川大学等合计29个新产品合作项目的启动立项及中期检查等工作;继续推进化学原料药以及高端制剂的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开发为一体的上海医药集团(本溪)北方药业有限公司基地建设,积极解决研发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资源配置“瓶颈”问题,第一期建设已于2015年10月土建施工结构封顶,预计2016年建成并投入运行。
医药制造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工业销售收入118.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9%;毛利率49.72%,较上年同期上升1.49个百分点;扣除两项费用后的营业利润率为12.44%,较上年同期上升0.42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生物医药板块实现销售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7.91%;化学和生化药品板块实现销售收入53.31亿元,同比增长8.92%;中药板块(中成药、中药饮片)实现销售收入44.06亿元,同比增长5.26%;其他工业产品(原料药、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实现销售收入16.78亿元,同比增长2.06%。报告期内,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产品达到24个。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实施重点产品聚焦战略,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67.90亿元,同比增长12.52%,销售占工业比重57.43%,重点品种毛利率67.04%。
截至报告期末,按现有批文计数,公司共有300个品种入围《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清单》,其中,西药210个品种共893个品规,中成药90个品种共205个品规。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下属41家药品生产企业中40家已通过GMP(2010年版)证。1家企业已于2016年取得了GMP(2010年版)证书(详见公司公告临2016-011号)。目前公司下属41家药品生产企业全部通过GMP认证,共取得91张GMP(2010年版)证书,其中涉及无菌生产共计26张证书,涉及非无菌生产共计65张证书。经过新一轮GMP改造与认证,公司药品生产的技术装备、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能力全面提升,确保能够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医药服务
(1) 医药分销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分销业务实现销售收入937.17亿元,同比增长15.47%,毛利率6.02%,较上年同期下降0.04个百分点;两项费用率3.44%,较上年同期下降0.12个百分点;扣除两项费用后的营业利润率2.58%,比上年同期上升0.08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目前公司共托管医院药房84家。公司继续扩大和丰富产品线。新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