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研发动态 不良反应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滥用成人药 花儿也受伤

摘要:保障儿童用药安全,需要生产企业多开发适合儿童服用的药物剂型,更需要家长切实掌握科学的用药常识,帮助孩子合理使用药物。


 

现在,谈到震惊全国的“幼儿园喂药事件”,我们仍然心有余悸,在谴责这些恶魔之手摧残祖国花朵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沉下心冷静思考;当这个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我们不得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重新审视一件事:儿童用药的安全性问题。

无意间埋下的炸弹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由于现在儿童专用药物不是那么充足,因此儿童吃成人药的情况还是很普遍的。由于一些家长缺乏专业的药理知识,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

陈女士是一位5岁女孩的家长,她告诉记者,“现在家庭自购药品服用的现象很多,许多家庭都备有‘小药箱’,自行解决孩子的一些‘小毛病’。”陈女士认为,孩子生病,吃成人药没有问题,只要适当减少剂量就行。

不过陈女士也有犯愁的时候,她说道,很多药品由于不是专门的儿童用药,在说明书上对儿童剂量往往含糊其辞,比如使用“小儿酌减”、“遵医嘱”等模糊字眼,或者让使用者按照儿童的体重,自行计算儿童的用药剂量。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孩子有时只能服用1/4片甚至1/8片,切分难度很大。“有时候,我会把成人用的药片切分、碾碎后给孩子服用,或把药物胶囊内容物倒出来喂孩子。”陈女士如是说。

记者留意到,常见病如感冒、拉肚子等都有儿童专用的药物,有的家长会特别注意地去选用儿童专用药物,但也有很多家长会像陈女士一样,选择给孩子缩量服用成人药。访问期间,甚至还有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前段时间拉肚子时,她给孩子服用了氟哌酸。

记者查询了相关资料,氟哌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诺氟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临床上一直以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而为人称道,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肠道、耳鼻喉科、妇科和皮肤科等感染性疾病。尽管氟哌酸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价格还便宜,却不宜儿童使用。这是因为,这类药物具有软骨毒性,会导致关节和软骨损害,使骨生成受阻,儿童正处于长高的关键点,使用氟哌酸显然不合适。

剖析给儿童滥用成人药的危害

针对家长给孩子服用成人药,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张顺国,他表示,像陈女士那样给孩子服用成人药存在着很大风险,像上述家长那样给孩子服用氟哌酸更加不可取。张顺国副主任药师主要讲到了以下三点。

第一,有些药即使缩量也不适宜儿童使用。儿童身体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全,特别是肝、肾等药物代谢器官尚未成熟,解毒、排泄功能较弱,因此有些成人能用的药物即使减小剂量小儿也不宜服用。例如,抗菌药“氟喹诺酮”可引起关节病变,妨碍软骨的正常发育,18岁以下未成年人都不能用;“四环素”会影响小儿骨骼生长,且让牙齿变黄,8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引起小儿肾功能损伤、听力损害;“去痛片”中的部分成分易使儿童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都必须慎用。

第二,说明书描述模糊,准确的剂量很难把握。药物服用时剂量正负误差不能超过5%,因为剂量偏小,不能发挥药效;剂量超标,又容易产生毒副作用。但目前不少药品因缺乏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科学数据,说明书描述也很模糊,应尽量在医生或药剂师指导下用药。同时应把握的大前提是,孩子用药量绝对不能超过成人,即便按照体重计算已经超过成人用量,但也应按照成人参考量的最低值来用药,以确保安全。

第三,随意改变剂型容易增加毒副作用。这些随意改变药物原有剂型的做法,不但减弱了药效,还容易增加药品的毒副作用,造成不良后果。药片分割后不但味道更苦,孩子很难接受,更重要的是破坏了药物的包膜和胶囊,有些包膜或胶囊本来能起到缓释、控释、肠溶、遮味、避免刺激等作用,分割之后就会失去这些特殊保护作用,不仅使药物的原有剂型局部生物效应受到破坏,某些药还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伤害,造成用药伤害。片剂由于包浆、包衣的原因,很难手工准确分割,容易造成用药剂量的错误。而针剂改为口服,并不可取,由于注射剂和口服制剂的制作工艺不同,添加剂等辅料差异,容易造成用药伤害。所以应尽量选择适合儿童的专用剂型的药品,若必须使用成人剂型的药品时也一定遵照医嘱服用,万不可自行随意更改。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抗菌药物导向计划——后“限抗令”时代的抗

  201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六味地黄丸别随便吃

  2014世界毒品报告发布 合成毒品正大肆扩张

  CFDA总局办公厅修订生理氯化钠溶液说明书通

  他汀类药物的肌肉不良反应罕见吗?

  二膦酸盐类骨质疏松症药物的使用时长需重新

  他汀类药物:高剂量或致急性肾损伤

  与其它抗感染药相比 阿奇霉素的心血管安全性

  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报告已连续4年小幅升高

  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抗生素数量居首

病毒灵的“失守”

“药儿园”引发的儿童用药忧思

临床中对于急性支气管炎不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美官方称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弊大于利

我国儿童专用药缺乏 医生为确定剂量数胶囊颗

抗肿瘤药舒尼替尼所致的甲减在临床上高发

中药沉浮:部分中成药进入“谨慎用药”名单

他汀类药物:大剂量使用可能引发糖尿病

罗氏公司赫赛汀或引发心脏不良反应事件

NICE全新他汀类药物指南遭医生反对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研发动态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