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加大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对医疗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卫生系统很多年大家可能知道有一个九不准(不准收红包等等),能不能把九不准落到实处就是卫计委的责任,我们写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有啥用,都是吹。
第三,我们要逐渐改变大医院的门诊。改变门诊把它变成急诊,小病交给社区做,县级医院去做,强行推动分诊治疗,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医院治大病科研教学好好培养医生,收入就从这上面来,大医院也可以有收入,人社部、发改委要配合好这个事。
第四,医疗疾病患者就诊治疗,从出生到死亡的各种档案健康信息,把健康监管起来,用药监管起来,服务监管起来。
第五,加快医师培训和医师业务能力培养,大带中、中带小,大专院校各级医院都应该是医生培养的主战场,把医生都培养出来,不是都挤到大医院,老百姓认为小医院的医生看不好病。
颈复康药业董事长李沈明
三大医保制度各自为政互相交叉,而且出现三不管的现象。只要政府下决心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作为制药企业每年的招投标,基药标、医保标、农和标或者非基药标对各级卫生部门卫计部门挤压我们一点点微博的利润,如果把三保合一的问题解决了,几百个亿的财政资金就出来了,不至于在药厂身上做文章。
制度上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严重缺乏。第一人才的问题。乡镇卫生院招不来人才,它的编制由卫生局、编办、人事局各方面限制住。我去过一个乡镇卫生院一共12个人,医师没有编制,护士也没有上岗证注册证,都是违法行医,乡镇卫生院招不来人,哪个毕业生能去乡镇卫生院?
第二,出现乡镇卫生院的人才留不住,县里面的公立医院不管县医院还是人民医院还是妇产医院都在极力扩大规模,扩大规模人才来源怎么办?从乡镇卫生院或者乡卫生院把优秀骨干人才吸引到县里,这样乡镇卫生员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有点特长的跑到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的人越来越少,从村医里面把乡卫生院再调人,基层的人越来越少。
如果不解决人才问题,不解决他们专业知识提高的问题,你再好的药再好的诊疗技术也解决不了医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