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药并购大戏:大型生物公司摆脱低调姿态

与大型制药公司同台共舞于中小生物技术公司竞购,以提高新药产出效率,或巩固优势领域的领先地位。

大型生物技术公司正在摆脱以往的低调姿态,登上长期被跨国药厂所占据的并购交易舞台,频频出击对中小生物技术公司进行收购。

这个趋势日益明显,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并购意愿不断增强,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和大型制药公司之间操作风格上的差异也越来越模糊了。

先行者初尝甜头

“生物技术”这一名称,经常被用来指较小而具有创新的公司。这些公司虽然没有太多资产和人员,但很有创新活力。相反,大型制药公司或大型生物技术公司日趋成熟,虽然现金充足,但成长缓慢、研发效率低下,面临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威胁。不仅如此,它们还面临仿制药的竞争,并且新药研发成本、周期和风险都在明显增加。

由此,从生物技术公司中寻找新产品和新的成长点成为必然的选择。在潜在的并购对象中,许多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开发很有潜力的小分子药物,而不仅仅是大分子或抗体产品。

以生物技术公司中的老大安进(Amgen)和另一家颇有实力的Celgene公司为例,2012年年初皆宣布在血液病治疗领域收购有前途的候选药物资产和公司:安进以每股11美元现金,或总价11.6亿美元收购生物技术公司Micromet;Celgene公司则支付现金3.5亿美元收购私营生物技术公司阿维拉,如果该公司的研发项目进展顺利,后续里程碑付款有望带来9.25亿美元的收入。

交易也给阿维拉的投资者良好的回报。“阿维拉在过去5年共募集了5100万美元的资金,收购之后光首付款就给投资者5倍以上的回报,后续靠业绩获取的额外收益,有望使投资者获得15倍的回报。”阿特拉斯风险投资公司是阿维拉的投资者之一,该风险基金的合作人BruceBooth在其博客上作了上述投资回报的预测性披露。

对于安进的收购,有分析认为,收购Micromet的案例是风险投资者参与早期研发项目和初创型公司投资获得快速退出并取得理想回报的很好典范。拿下Micromet,将使安进在血液病领域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2月14日,Biogen宣布将以首付7500万美元、里程碑支付4.87亿美元的代价收购Stromedix公司,一家研发产品仍处在临床Ⅱ期的新药研发公司,主打产品用于治疗纤维化和器官衰弱。有趣的是,该产品最初是Biogen因资金有限而转让给公司前研发总裁与风险投资者共同创办的公司,5年后,当该产品临床研究有眉目又高价买回。这是比较少见的成功案例,但至少证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Biogen从这一并购案例中也尝到外向型开放式合作的甜头,将以投资参股方式与更多中小企业合作。

迎合更快新药诉求

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寻找更多并购的另一个原因是,开发新药的时间被压缩,投资者期望获得更快的结果,而这远远超出了许多公司所能达到的开发能力。所以,与其自主研发,不如购买有潜力的新药候选物,经过临床验证取得满意结果后再卖给大药厂。

这样的研发模式更为划算,也更受投资者认可。

目前,生物医药投资界普遍看好这种投资方式和商业运营模式,把所投资的公司卖给大公司成为资本退出的首选。带着这样的目标,在设立公司时就考虑到如何推进研发进程,在药物资产得到概念证明(POC)之后即出售,而不必等药品上市后才收回投资。

比如安进对Micromet的收购发生在两家公司签署一项高达10亿美元的伙伴合作协议之后不到一年,当时的合作协议涉及双方共同发现和开发的肿瘤抗体药物。安进把合作改为收购,不仅获得了整个研发项目中的所有产品,还获得了Micromet公司处于中期临床试验阶段的白血病治疗药物Blinatumomab。Blinatumomab是第二代单克隆抗体,用来治疗患有复发或难治性(r/r)B前体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成年患者。

此外,安进还得到Micromet公司的一个肿瘤研发技术平台及对授权客户未来的商业权益,涉及拜耳、勃林格殷格翰、MedImmune公司、默克雪兰诺、奈科明、赛诺菲公司潜在的里程碑和特许权使用费。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螺旋藻检测结果48小时大逆转

  十二五力争医药卫生重点领域改革有所突破

  药品强制许可在中国无先例 有待测试

  新版GMP实施受阻 对药企人员系统培训或可破

  中成药对欧出口阻力显现

  “专利悬崖”前的单抗商机

  江苏基物集采考评办法征求意见 大医院基药占

  创新药终端环节激励缺位 药企吁自动进入医保

  基本药物调整延伸至大医院 外企战略性“迟到

  儿童专用药产品严重缺乏 有待政策扶持

螺旋藻超标门发酵:国标惹争议尺度被指放松

2012年我国医疗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港澳独资医院地域范围扩大 医药产业微澜无惊

限抗令全产业链传导 抗菌药企整装越“倒春寒

仿制药审评酝酿变法

毒胶囊是行业公开秘密 或系医药低价中标

干细胞产业:待挖掘的下一座金矿

生物产业领域亮点不断 四行业景气度高

一颗胶囊剥开的医药行业乱象 成本或是根本原

药监局:暂不能确定问题胶囊铬超标将进行抽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