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可以更好的帮助读者充分了解全球创新新药研发情况,以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的信息优势,精选了十二个治疗领域的全球潜力新药进行深入研究评述,关注Ⅲ期以后在研药品、新近上市及新近注册药品,直接更新过去一年的新药批准进展,力求客观、专业、深入地把握全球潜力新药的研发趋势。
希望《全球潜力新药述评(2014版)》的些许内容创新能够为医药界的同仁提供更有益的信息参考,欢迎大家联系订阅!由于时间仓促,本资料不免存在一定纰漏和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日后,我们将陆续为您献上以下药物评析:

抗感染药 —— 抗艾滋病药物 dolutegravir
1、化学名
(4R,12AS)-N-[(2,4-二氟苯基)甲基]-3,4,6,8,12,12A-六氢-7-羟基-4-甲基-6,8-二氧代-2H-吡啶并[1',2':4,5]吡嗪并[2,1-B][1,3]恶嗪-9-甲酰胺
2、CAS登录号
1051375-16-6
3、分子式和分子量
C20H19F2N3O5,419.39
4、专利权状态
专利号WO-00195905,优先权日为2000年6月14日
5、开发与上市厂商
GlaxoSmithKline
6、作用靶点/机制
HIV-1整合酶抑制剂
7、适应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
8、首次上市时间和国家
2013年10月23日于美国首次,商品名为Tivicay
9、药品简介
Dolutegravir是一种抗艾滋病病毒感染药,由葛兰素史克公司和日本盐野义制药共同研发和上市。
艾滋病病毒(HIV),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以人体免疫系统的T4淋巴细胞为攻击目标,最终可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崩溃。HIV分为HIV-1和HIV-2两种类型,HIV-1流行于全世界,HIV-2主要局限于非洲西部地区,因此抗HIV药物大多针对HIV-1感染。
整合酶是HIV-1在复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种酶之一,而人体内又不存在整合酶的功能类似物,因此该酶被认为是研制抗HIV药物的理想靶点。
一项随机、多中心、双盲、对照、非劣效性的Ⅲ期临床试验(NCT01227824)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英国开展。共有788名未经治疗的HIV-1感染者入组,试验旨在评估dolutegravir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一段时间后,dolutegravir治疗组有88%的患者HIV-1 RNA<50copies/ml,平均CD4细胞数接近230 cells/mm3,病毒学失败率为5%,结果均优于对照组雷特格韦治疗组。
一项有150名HIV-1感染者入组的Ⅲ期临床试验(NCT01328041)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开展。这些患者均接受过整合酶抑制剂治疗且治疗失败,试验结果显示,患者接受dolutegravir治疗的第8天, HIV RNA平均下降1.4 log10copies/ml,治疗一段时间后,114名患者中有72人HIV RNA<50copies/ml。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NCT00708110)在美国开展,试验旨在评估dolutegravir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抗病毒效果。共有35名HIV-1感染患入组,患者分别服用dolutegravir或安慰剂,服用剂量从2mg逐渐增加至50mg,连续10天。试验结果显示,第11天,dolutegravir治疗组患者HIV-1 RNA显著下降1.5~2.5 log10copies/ml,而安慰剂组患者HIV-1RNA却显著升高0.05log10 copies/ml。在治疗剂量达到50mg时,dolutegravir治疗组有70%的患者已检测不到病毒载量。试验证明dolutegravir耐受性良好,无死亡或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和疲劳。
10、药品点评
优势
Dolutegravir作用靶点明确,服药便利(每日1次),作为HIV-1整合酶抑制剂其对艾滋病毒的抑制效果优于雷特格韦。研究证实,dolutegravir对高病毒载量患者和低病毒载量患者均有效,对其他整合酶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亦有效,并且与其他整合酶抑制剂的交叉耐受性较小。
劣势
Dolutegravir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痛、鼻咽炎和腹泻,极少部分患者使用dolutegravir后会伴有肌酸酐增加。此外,研究证实,使用dolutegravir后,HIV-1B亚型患者对某些突变的抗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