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史上最严”新《广告法》开始施行,针对药企广告乱象开始进行整顿。而事实上,此前国家相关部门早就明令禁止处方药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
但利诱之下必有勇夫,葵花药业就在风口浪尖上顶风逆行。
在国内多家视频网站正在播放《在线名医堂葵花护肝大讲堂》的视频,视频中多次出现了“葵花护肝”等醒目字样,并有“专家”详细讲解护肝片的成分和作用,并称葵花护肝片是个很好的药。而葵花药业证券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葵花护肝片发布的是公益广告。
业内人士对此认为,《在线名医堂葵花护肝大讲堂》这是以健康资讯节目形式变相发布药品广告。此类违法广告一直是监管部门整治的重点,对企业来说,在时下发布此类广告政策风险极大。
值得注意的是,葵花药业最被大众所熟知的产品是吴秀波代言的胃康灵和海清代言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两大产品。新《广告法》明确禁止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不仅是葵花药业,新《广告法》也已成为一些曾经依靠广告轰炸和明星效应模式生存的众多药企所要面临的转型难题。
顶风“作案”
56视频等视频网站正在播放《在线名医堂葵花护肝大讲堂》的视频,字幕显示主讲人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崔之明。
主讲人先是在视频中花很长时间介绍一些保肝护肝的科普知识,接着建议,如果(观众)出现不好的症状要及时就医,或者吃一些保肝药,比如护肝片。常用的保肝药物如葵花护肝片,它是由茵陈、柴胡、五味子、绿豆粉、猪胆粉和板蓝根六种中药成分组成,护肝片效果是经过长时间验证的,柴胡具有疏肝解郁、保肝利胆、抗病毒的作用,茵陈主要作用是除湿保肝利胆,护肝片是个很好的药。酒前酒后服用一些护肝片,在酒后可以起到保护肝损伤的作用;如果肥胖者出现疲乏无力、纳差,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吃一些护肝片保保肝。视频中还滚动出现了“葵花护肝”等醒目字样。
上海一位专门从事药品营销的人士对此表示,这是以健康资讯节目形式变相发布药品广告,主讲人宣称的理论是否科学有待考证,但该节目的营销目的却显露无遗。这则广告涉嫌多重违规,首先是处方药不能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再者,药品广告不得含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内容。
据了解,葵花护肝片为处方药。该药品说明书显示,功能主治为“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这说明葵花护肝片根本没有解酒护肝的功效,也不适用于肥胖人群。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健康资讯节目类药品广告的“忽悠术”一般都有固定“套路”,首先,主讲人往往先普及一些疾病知识,一般语言形象生动,很容易引起观众兴趣;其次,在疾病防治讲解中,主讲人往往以举例子等形式,“不经意”地提到某种产品对此病的神奇疗效。此类广告伪装成科普节目,对于不知内情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广告更具有迷惑性,也容易逃避有关部门的监管。
公开信息显示,《在线名医堂》是一档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信石传媒精心制作,并联合多家知名网络媒体重磅推出的“权威互联网健康栏目”。
事实上,健康资讯节目类违法广告一直是监管部门整治的重点。
早在2013年4月22日,工商总局、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等八部委就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行动。此次专项整治的重点即是有关媒体和网站发布的医药广告、信息,开办的各类专题类健康资讯节目、栏目。
八部委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广告发布环节和源头的整治力度,斩断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利益链条,采取联合告诫、联合公告、联合检查、挂牌督办等形式,综合运用经济处罚、行政处理、刑事追责等手段,严惩违法主体。
而新《广告法》更是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医疗、保健食品广告。处方药只能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