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取消药品加成能否挤干高价药水分? 药价需全程裸奔

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十二五”时期必须理顺补偿机制,全面取消“以药补医”。而作为医改试点城市的深圳也在近期提出“在2012年底前,在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制度”。

然而,取消药品加成制度能否榨干高价药的水分?由此带来的医院收入下降由什么来补?如果补偿措施不得当,是否会造成医院的软性抵制?

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可能面临的难题

根据深圳此前出台的方案,在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后,将设立药事服务费、推进医疗服务付费制度改革、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机制的诊疗服务价格,财政则补贴由此带来的医院政策性亏损。

卫生部和地方的密集表态,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二门诊部主任赵晓山认为,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将对改善当前的医疗环境、降低药品价格畸高现状带来一些积极影响。但是不论是赵晓山,还是众多网友,更多地却是在思考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可能面临的难题。网友“湖湘狂仕”说,“药品加成可以取消,医生收入如何补偿?现如今,基药补偿都不到位,局部地区零差价名存实亡,谁来补偿大医院?”

取消药品加成7亿窟窿谁来补?

面对这样一个牵涉广泛、影响深远的议题,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际执行能力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检验。

当前医院的收入包括医疗技术收入、药品加成收入、财政补贴三方面。以率先提出改革的深圳为例,根据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2011年,深圳公办医疗机构业务收入约为141.69亿元,业务支出约为150.51亿元,收不抵支。为此财政掏出28.1亿元。而在2011年深圳公办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中,药品收入为54.91亿元,据此计算,药品加成收入为7.16亿元。

实际上,2011年深圳部分公立医院就已经通过财政补贴方式试行了药品零加成制度。而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制度,还有7亿多元的窟窿要补,这个窟窿该由谁来补,将直接决定改革的成效。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具体补偿措施还在研究中,各项补偿措施占比情况仍无明确结论。

深圳市政协委员姚晓明认为,如果药品零加成产生的政策性亏损都由政府财政拨款补偿,不仅给本来就对医疗卫生投入不多的政府财政增加了负担,也使本应用于改善医院条件的投入转化作了药品经销商的不合理利润。

深圳市卫生局副局长许四虎也坦言,如果补偿措施不到位,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可能会遭遇医院和医生的“软抵抗”,比如医生可能会倾向于加大器械治疗、手术等。

呼唤药品价格全程“裸奔”

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要根本解决药品价格畸高,光解决医院这一环显然不够,需要祭出组合拳,让药品价格全程“裸奔”。

专家认为,当前社会关注的药品加成、药价虚高等问题,不是单纯的药品问题,还牵涉到政策性问题,包括药品虚高定价、流通领域层层加码等。如果这些政策漏洞不修补,出台再多的压价政策也是“治标不治本”。

赵晓山认为,药价虚高主要原因是药品推销中的暴利及衍生的回扣问题。“光靠医院减少15%的药品加成并不能将药品的价格降下来多少,大头都在前面的流通环节。”

金活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利生说,只有保持各环节各企业的合理利润,药才能最终走到消费者手里。“零售药店要求的毛利率在35%以上,如果压低药价,零售药店根本就不让药上架。如果政府统一采购中一味地杀价,以及药品价格的固定化导致药价跟不上原材料价格涨幅,都使很多价格实惠、疗效好的药品就此消失了。”

对此,深圳市政协委员姚晓明认为,应当建立药物直接招标采购机制,斩断中间商的利益,保障药品生产企业的利润。而赵晓山认为,不仅要公布最终的销售价,还要公布厂家的出厂价和经销商的销售价,使药品的终端价与出厂价不至于差距太大。“全程公开药品价格,是最好的压缩药价水分的方式”。许四虎说。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2012年药品行业难以全面降价

  预计今年广东医药业产值1425亿 医械产业形势

  公私之争 中国医疗体系失调

  外资药企召回忙 医药业能否适应代工制?

  重庆药交所建构完成 公立医院唯一药品交易平

  温故知新话指南(下)

  温故知新话指南(上)

  医疗器械产业面临“十二五”创新大考

  进口药曝多起召回 专家提议追究上市许可人责

  卫生部将制定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办法

医药业能否适应代工体制?

欧洲药企今年或提高收购力度

产品掌控力推中小药企走出生存迷宫

行业风暴来临 医药并购动能正十足

新药进医院四道环节 医务人员轻易被公关

印度制药行业启示录

化药原料药产业承重压转型急 企业伸手海外寻

应对专利到期 外资药企在华纷辟新战场

癌症疫苗市场潜力巨大 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1

印度制药公司加大对中国投资 进军之路喜忧参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