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策与制度既左右我国的医药市场也引领医药行业的发展。2013年出台的一系列行业政策将在2014年产生连续性效应,这两年将成为中国医药产业变化的转折点。
推行新医改至今,2013年无疑是充满变数和挑战的一年,是行业震荡与激荡的一年,欣喜与焦虑交织的一年,盘整提升与憧憬感怀的一年。政策与制度既左右我国的医药市场也引领医药行业的发展。很多政策在未来几年都会持续发酵,甚至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随着近几年医药新政的不断出台,政策因素必将导致医药市场发生质的变化,产业环境、竞争格局也由此会发生深刻改变。
笔者认为,医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药品价格持续降低、逐步降低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提升医保覆盖范围、日益强调合规的重要性和本土药企实力不断增强。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各地基本药物增补目录相继出台和各省市招标政策的变化,越来越显示出这种影响的内在含义。笔者预计,2013年出台的一系列行业政策将在2014年产生连续性效应,这两年将成为中国医药产业变化的转折点。
未来十大行业看点
1、医改办归属:国务院医改办最终归属哪个部门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顶层设计好坏事关政府各部门配合的程度,更涉及新医改实施的进度与深度。
2、新版GMP :新版GMP坚定不移地推进,会导致大量企业面临停产,或倒闭或被兼并,加上通货膨胀、制药成本上升,不少生产企业将面临艰难的一年。
3、药品零差价:药品零差价政策在全国范围逐步扩展,地方政府补贴医院的投入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4、政府对医院补贴:对医院的补贴从原有的三条要改为两条,医疗机构缺钱,尤其零差率全面推进后,如果政府补贴不到位,难免医疗机构又会向医改的弱势方制药企业伸手。
5、反商业贿赂:反商业贿赂虽常态化,但目前完全合规很难,企业尽可能尝试销售模式逐步改变与突破。有关药房托管孰是孰非争论不休,拭目以待未来如何定音。
6、目录协调:发改委的低价药目录与卫计委的基药目录,两个目录之间还需进一步协调。新医改在渐进中不断改善并完善,相应政策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医药环境出现变数。
7、药品招标:各省招标工作推进缓慢,大部分省市处于观望状态。原研药品招标的优势仍然存在,与仿制药竞争更趋激烈。上下联动还是左右联动;招标集采还是挂网采购是企业关注点之一。
8、药品审批:药品审批流程缓慢,2014年仍会出现药品注册排长队等候,但肯定会有变化,关注开绿色通道审批的药物范畴。当然,无论是低水平或高水平重复都不可取。
9、药品降价:药品价格的下降趋势难以逆转。各地药品招标虽较原来的“唯低价是取”有所改变(比如近期公布的安徽基药招标方案),但通过药品招标降低药品价格或寻租、设租依旧是某些甚至大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的主导思想。政府对中成药的调价力度如何仍是企业关注焦点。
10、医保改革:医保支付改革、临床路径的试点及海虹医药的医保控费系统会大范围推进,将促使医疗机构用药更为规范,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药品整体使用金额的增长幅度。
当前五大政策看点
首当其冲是《药品管理法》的修订:《药品管理法》是药品监管的母法,新的《药品管理法》有望加速我国仿制药物开发上市速度,完善新药检测期。制药企业普遍期待新法能就药品上市许可制度、药品审批机制等方面展开修订。新《药品管理法》的出炉将令零售连锁经营、第三方物流、药品出口、辅料管理、药品召回等领域在执法时更加有法可依。
其次、三保合一: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并轨,则意味着三保合一也为时不远了。一旦三保合一,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水平与城镇居民的差距极有可能会缩小,定会刺激医药需求,将给医药市场带来极大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