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MERS尚无在中国传播可能性(3)
本文章共6723字,分5页,当前第3页,快速翻页:

……现在看来,MERS的致死率是40%左右,而SARS的致死率还不到10%,所以袁国勇会讲MERS致死率会这么高。

我觉得,这个原因比较复杂,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MERS病毒对人类不适应,我们的免疫系统没见过这个病毒,它一来,我们的免疫系统会大量地反击,所以可能反应过了。

MERS药物抗体已接近临床”

新闻晨报:我了解到,早在2012年,你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就开始研究MERS的治疗性抗体。你们的研究表明,相较于SARS而言,MERS病毒已经呈现出哪些特性或者说是明显的特征?

高福:在2012MERS刚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做这个工作了,2013年我们就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文章,主要是阐明了MERS病毒是怎么进入到细胞的。因为我的实验室一直在做新生突发传染病研究,所以任何一个新生突发传染病我们都会关注,我们也有我们的技术。

从那以后,我们就一直研究MERS病毒,找它的多肽来做抑制药物、找它的中和抗体,我们现在有多肽药物、有抗体,现在这些都非常接近临床了。这对于未来整个防护工作会起到很大作用。

MERS确实和SARS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同时因为它们都是一大类的病毒,所以我们管MERSSARS的“表亲”,是SARS的“表弟”。

但是,从这次疾病的整个情况来讲,我认为,现在MERS在中国传播开来的可能性还是没有的,所以老百姓应该可以吃个定心丸。

新闻晨报:在三年前你们的科研团队就开始投入做MERS病毒相关研究。你们研究MERS病毒初衷是什么?在那个时候,你是怎么研判和预测它对于中国的影响的?

高福:其实在MERS病毒来中国之前的2012年,我们就开展了对它的研究。这是因为我一直认为,MERS传到中国的可能性比埃博拉传到中国的可能性要大:首先,我们和中东地区的接触非常密切,远远比我们和非洲的来往要多;其次,这个病毒可以经过空气传播,而埃博拉不能经过空气传播,这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2012年我们开始研究这个MERS病毒,也是基于我多年来对这个传染病研究的认识,因为MERS是冠状病毒,而过去我们有过SARS,像MERSSARS这样的冠状病毒算是比较远的亲戚。我一直认为,冠状病毒再次袭击中国是迟早的事情,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当时有人说我们这种研究是在跟风,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的研究能为老百姓带来好处,宁可被人批评这是跟风,跟风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没必要去做一些飘渺的、找不到北的课题,我们就是要做接地气的课题。我们是搞科研的人,就是要帮老百姓防患于未然,就是要做一些大家还没有看到的事情。

我们在2012年做MERS研究的时候,在其他人看来这是遥远的事。但对我们做传染病防控的人来说,我个人已经认为它离我们很近,科研就是要先行,要早些布局。如果我们不早布局,对MERS一点也不认识,这次韩国人传过来,我们可能会非常恐慌。正因为不光是我们团队,中国有其他团队也认识到这个MERS病毒,所以我们还是很淡定、很镇定地对待这次疾病。

新闻晨报:你们针对MERS的研究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最重要的突破或进展?

高福:从2012年以来,我们对于MERS的研究主要有几点:第一,就是你看到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的文章,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全世界阐明MERS病毒是如何进入细胞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研究,这个研究在应用上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搞清楚MERS是怎么进入细胞的,搞清楚它的分子机制,这对于设计抗体、疫苗和药物,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利用这个研究,我们开发生产了几种抗体,其中一种效果很好,我们就作为人源化抗体,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研究。

第三,我们研究了MERS病毒的融合、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由此发现了一种多肽。我们也做过SARS的研究,我们发现MERS的多肽跟SARS的多肽效果一样,所以这个多肽也可以进一步开发来防治MERS,这也在进一步推广和研究之中。

第四,我们对于香港大学袁国勇测序的蝙蝠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SEC称:加莫与Biogen交易中存在内幕交易

  京津冀签署卫生应急合作协议 医疗一体化加速

  Science Trans Med:工程改造细菌,简单检测

  云南召开药改告诫会 行业面临利益链重构

  药品”二次议价”争议不断 多地释放松绑信号

  马华医药总会:消费税或致逾20%中药店关闭

  北京14家市属医院启动康复体系试点

  药品注册费大幅提升 药企希望审批提速

  新三板医药零售批发企业

  复星医药医院业务再下一城,医疗服务版块成

发改委严打专利流氓,跨国医药企业堪忧

现代中药制造步入智能时代

福布斯:2015制药企业排行榜

2500万美元好处费 Celgene缩减与Bluebird B

Celgene收窄与Bluebird在CAR-T领域合作范围

Biomaterials:有生命的生物假肢!

mBio:小心!!!细菌可能会引起2型糖尿病

医保基金收不抵支 专家:2020年或出现缺口

“开药大军”的烦恼:开药一定要到大医院吗

药品招标采购饱受诟病改革迫切 放开药价激发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