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可穿戴产业2015年可能出现的八个趋势

今年的智能穿戴产品可谓大爆发,但是商业化的普及却并没有概念火爆。可穿戴产品从谷歌眼镜、娱乐控制、儿童监护、健康医疗、智能家居、智能服饰到通讯等领域,资本云集,技术比拼加速。

12014全球可穿戴设备技术路径

在资本的推动以及媒体的关注下,智能穿戴技术进入了不同的领域进行探索。但从目前全球的技术路径来看,智能穿戴目前的技术路径主要分为四条:一条是以三星等传统通讯企业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路径,就是基于通讯的智能穿戴产品;一条是以耐克等传统运动娱乐企业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路径,就是基于定位、运动娱乐的智能穿戴产品;第三条则是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路径,就是基于眼镜类的虚拟现实或沉浸式的智能穿戴产品;第四条则是以移动医疗为主的可穿戴设备路径,就是基于血压、心率、血糖、新陈代谢等方面的监测。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方面的探索,尤其是一些垂直、细分领域的探索在不断加深。但从2014年的情况来看,可穿戴产品在第一、二条路径上的商业化程度相对比较高,但是距离商业化的普及还是没有概念来的火爆。

2、火爆并非来自于消费者需求

可穿戴产业的火爆这个现象似乎与曾经电子商务产业火爆有着类似的影子,曾经电子商务的火爆,除了产业发展趋势因素之外,主要可以归结为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来源于资本推动的力量,除了各种基金资金的支持外,另外还有大批的煤老板进入;另外一方面是来自于技术工程师的推动,一些技术工程师希望借着技术优势进入。今天回过头来看,成功与活下的没几个,这是神马原因呢?我总结的结论就是,一方面是资本不熟悉产业的商业化路径;二是技术人员比拼技术,缺乏对商业化需求的了解。不论是哪方面原因,总结一句话就是对产业商业化路径不熟悉。

今天来看智能穿戴产业火爆背后很大一部分因素也是来自于这两方面,一方面是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资本的投资渠道相对有限,加之移动互联网的整个浪潮,科技巨头的进入,以及媒体的关注,这些要素就促使了一些资本流向于可穿戴设备产业。这些资本的流向大致可分为两条路径:一条是公开的资本市场,主要是在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进行支持,其中以概念股为主;另外一条是VC资本的支持,主要是对一些创造业团队,或者说是对一些有想法的团队进行支持,主要以终端产品的创业概念为主。

另外一方面则是受国家鼓励大学生以及科研人员自主创业政策的影响,同时由于智能手机的发展已呈现饱和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浪潮趋势的影响,促使一部分创业人群进入细分、垂直市场挖掘风口中的商业机会。

从目前智能概念在资本市场以及媒体领域的火爆,再结合商业化的应用接受度与普及情况来看,显然智能穿戴产品在商业化的实施路径上已经产生了偏差。以谷歌为例,我一直谈谷歌不论是怎么收购,其本质根本就不是为了所谓的智能家居与智能穿戴,而是为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继续它大数据帝国的地位,其次谷歌不断的收购是为了资本与产业探索的的需要。

再以三星为例子,三星是典型的商业路径依赖的结果。由于三星在通讯领域的成功,它就将这种技术思考,直接从手机搬到手表上,然后附加一些探索性的性能。在三星的第二代智能手表产品还未推出之前,我就曾对其下过结论,不会在商业化方面获得很好的成功。这就是一部分以通讯为代表的企业,很难摆脱商业决策的路径依赖思维。

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不论是哪种情况的进入与支持,显然市场的表现情况都未能达到各方预期。这其中不仅是投资人、创业人员,包括媒体、消费者等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后,其热情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

3、站到风口或许是因为她

可穿戴产业的爆发几乎可以用一夜之间来形容,如果真正的需求不是来自于消费者的需求推动,到底是什么风让可穿戴设备突然之间站到了风口之上。这要从两个层面去观察,一是产业发展趋势层面,这其中主要由四个方面原因:第一方面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演变,以极快的速度从传统互联网切换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一个虚拟的移动世界以更加真实的方式存在,就需要借助于可穿戴设备进行诠释;第二方面是包括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新药研发竞争力分析:北京、上海、江苏、广

  沃尔玛、亚马逊大举进军医疗,这是巨头都到

  GEN:2015年生物医药十大趋势

  药价 仿制药和并购:2015年有啥好看的

  制药巨头的并购野心在2015年继续膨胀

  2014全球医药业超级并购暴增源于三大动力

  从市场角度看低价药政策

  为什么我们的医改目标没有达到?

  FierceBiotech展望2015:生物医药5大趋势

  如何能让好药进入“医保目录”

2015,药企寒冬不冷

基因测序产品今年进医疗系统 价格或降至万元

孕育未来“重磅炸弹”新药的六大领域

海宁模式欲解开药店发展“紧箍咒”

廉价药上游涨下游限 价格倒挂中标不供货

2015年医药政策十大期待

中国药企海外新药合作愈加老练

2015中国医药市场红绿榜预测:馅饼与陷阱都

生物技术产业五大趋势预测 巨头继续重组研发

新《环保法》倒逼企业转型 制药业首当其冲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