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东阿阿胶再度出手,宣布提价19%,阿胶市场又掀波澜。
随后,同仁堂宣布阿胶块零售价已上调30.14%,而作为东阿阿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福胶却逆势打折促销。
事实上,从2006年至今,东阿阿胶连续14次提价,打破价格胶着状态,拉开了行业中各个主角的价格梯度。如今,价格“高高在上”的东阿阿胶占据了高端市场,有价格优势的福胶占领了中低端市场。
有机构认为,到2015年阿胶市场份额有望达到300亿元,每年20%的增长率可期。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同仁堂、太极、佛慈等多家知名药企进入,阿胶市场未来的格局亦增添新变数。
阿胶市场逐步兴起背后,原料成本在这几年中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与阿胶当前的市场生态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身为阿胶市场的主力军,东阿阿胶又如何应对养驴产业投资不旺所带来的原材料供应问题?
东阿阿胶、福胶“双龙斗”同仁堂、佛慈、太极欲搅局
近年来,阿胶市场逐渐扩大,广州斯迈驰医药信息咨询的零售终端监测显示,阿胶品类销售额年均增长30%.
来自华创证券的医药分析师廖万国称,国内阿胶需求量年均递增8%~10%,2012年,阿胶市场整体份额为160亿元,2015年有望达到300亿元,年均20%的增长可以预期。
在阿胶市场上,东阿阿胶和福胶成为“双龙”。2012年,福胶集团董事长杨福安在接受《新金融观察报》记者采访时称,2011年,阿胶块市场总销量近6000吨,福胶销量2300吨,东阿阿胶的销量为1400吨,剩余份额被其他阿胶企业瓜分。按此计算,东阿阿胶和福胶两家企业的销量加起来已经占到市场的六成以上。此外,东阿阿胶的销售额近年不断增长,福胶的增长率也在50%以上。
不断提价的东阿阿胶占据了高端市场,福胶凭借价格优势在中低端市场掌握了主动权。但随着阿胶市场的不断扩大,同仁堂、佛慈、太极等多家药企进入,阿胶“双龙”的市场格局充满变数。
阿胶“双龙”:一方频提价一方大促销
地属聊城市东阿县的东阿阿胶和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的福胶一直是阿胶市场的主角,竞争一直呈胶着状态。
价格是最直接的竞争手段。在价格策略上,福胶采取跟随战略。华创证券的研报表示,福胶通过低价、持续促销活动(买送)、广告宣传、终端激励(销售提成)逐渐实现对东阿阿胶的拦截。阿胶消费者出现分化,尤其在平价药店,如北京的好得快、利君堂,广州的老百姓,上海益丰大药房等,通过买一送一、驻店促销、销售提成等方式逐渐侵蚀东阿阿胶在平价超市的空间。
兴业证券研报表明,东阿阿胶市场份额从2009年的43%下滑至2012年的36%.由于山东福胶、同仁堂等竞争对手的阿胶价格增速明显低于东阿阿胶,其市场份额仍有被进一步蚕食的可能。
进入2013年以后,东阿阿胶不断提价和福胶的“按兵不动”,双方阿胶块的价格差距进一步拉大。
2013年1月,东阿阿胶的阿胶块提价6%,提价前,东阿阿胶的终端零售价为每斤825元,福胶为每斤680元,双方的价格差距只有145元,此次福胶未跟随提价,提价后,双方价差增大到接近200元;2013年7月,东阿阿胶又提价25%,每斤超过1000元,而福胶又未涨价,双方价差超过了300元;近日,东阿阿胶价格上调19%,接近福胶价格的2倍。
此外,福胶开展的促销打折活动进一步拉大了二者的价格差距。
近日,在海王星辰的网上药店,每斤福胶阿胶块打折后为480元,再赠送250克的阿胶块,照此计算,福胶的价格低至320元每斤;开心人网上药店促销幅度更大,250克的福胶产阿胶块只有138元,每斤276元,仅为东阿阿胶价格的五分之一左右。
福胶集团品牌部有关人士确认称,此次打折促销是公司的主动行为。
安邦咨询医药行业分析师刘忠堂表示,经过不断价格调整,目前阿胶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颇为清晰,东阿阿胶和福胶分占不同的市场,东阿阿胶占据高端,福胶占据中低端市场。但因高端市场注重品牌和品质,因此,福胶此次促销并不能抢占东阿阿胶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