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不断出现,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以及“回归大自然”的绿色热潮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中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关注。
11月8日,在以“数据说话-信息决策”为主题的中国医药市场信息论坛上,中成药市场的良好态势俨然成为会上的耀眼明星。
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数据与分析总监周春宣在会上指出,中医药行业在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医药在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需求量极大,随着中草药领域开拓力度加大,使得国际上对中草药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而为中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
四大资质具优势
根据会议当日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相关数据显示,2008~2011年,中国中成药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呈现平稳增长趋势,由2008年的1566.59亿元增至2011年的3378.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20%。而从中成药终端市场的销售状况来看,从2008~2011年我国中成药市场保持16%以上的速度增长,四年的复合增长率达18.11%。
周春宣说:“中成药工业的销售收入近几年快速增长,说明以中成药为主的生产企业近几年的成长性较好。如今,中成药在医药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市场地位每年均呈上升趋势。中成药在药品制剂工业中已占有3成以上的比例,其中具备独家品种、中药保护品种、基药、医保目录品种等资格的中成药更具发展优势。”
相关数据显示:在10157个中成药的生产批文中,6098个品种为独家或独家剂型的品种。当中,消化系统用药的独家品种或者独家剂型的品种最多;肿瘤疾病用药的独家品种所占比例最大;专科用药独家品种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为提高中药品种的质量,保护中药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鼓励研发临床有效,1992年国务院颁布《中药保护品种条例》并开始实施。截止今年10月31日,我国获得中药保护品种证书的有946个品牌,606个品种,其中绝大部分品种为二级保护品种,一级保护品种仅为3个。
进一步分析中成药的四大优势时,周春宣认为,“独家的中成药品种具有议价权,进入基药目录的品种比未进入基药目录的品种具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增长更为快速。”
审批放缓成阻力
随着中成药竞争的范围逐渐扩大和竞技参与者的不断加入,对国内的中药企业而言,无论出于民族产业的发展还是医疗健康的需求,都对新药研发能力提出新的挑战,然而,如今中成药的审批状况开始有所放缓。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至2012年8月底,我国共有药品生产批文18.9万个,其中中药为6.37万个(含中药材及原料),占33.7%,共有1.016万个品种,3616个企业获得生产批文。周春宣坦言:“中药品种的绝大部分批文均为2002年之前获得的,近几年药中药的审批数量呈明显下滑趋势,中药审批数量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