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滥用硫磺熏蒸中药材等问题不时见诸报端,中药材、中药饮片安全问题时常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关注点。其中既有媒体过度炒作的放大效应,也有中药材产业自身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硫磺熏蒸问题,关系中药材质量安全,关系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中药材种植户的经济民生。关于硫磺熏蒸中药材先前已有诸多研究报道,本文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过程中的硫磺熏蒸问题进行综合、理性分析,对硫磺熏蒸中药材的治理提出一些建议。
存在的问题
硫磺熏蒸中药材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用于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现实存在也说明了其客观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对药材加工储存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近年来中药材初加工、中药饮片加工以及储运过程中硫磺熏蒸中药材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滥用情况严重。由于“利”字作怪,部分不法商贩一味追求药材的卖相,反复用硫磺熏蒸,以旧充新,以次充好。因为通过过度熏蒸,可以使药材水分高达20%~30%而外表不发霉,不正常增重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2.加工欠规范。在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过程中,硫磺熏蒸往往由农户自发进行,设施简陋。另外,由于工业硫磺相比于食用硫磺价格相对低廉,在熏蒸过程中会出现使用工业硫磺的情况,产生重金属超标隐患。
再认识产地初加工
1.硫磺熏蒸中药材的应用。硫磺熏蒸常被用于中药材的产地加工、储存、运输以及饮片的炮制加工等环节,通过硫磺熏蒸,可以达到防腐、防霉、杀虫、杀螨和杀菌等作用,以便于药材干燥和长期保存。目前还没有其他更好的适合农户加工的替代方法。国家有关部门对中药材硫磺熏蒸也并非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2.对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的基本认识。目前国家对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控制标准尚未出台,但是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对二氧化硫类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危险性评估结果可作为参考借鉴,以二氧化硫计,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0.7mg/kg体重。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并非只有硫磺熏蒸才会造成,土壤和空气中的微量元素中,也会有硫的存在,再加上一些药农(主要是北方)直接用煤烘干药材,中药材里不可避免会残留一些硫。
3.硫磺熏蒸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一方面是对药材有效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硫磺熏蒸会导致部分中药材及饮片某些化学成分的量降低或升高,也有生成新化合物的可能,其对药效和毒理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但是,经硫黄熏蒸后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中残留的二氧化硫具有挥发性,经过药材储存等环节,残留量会逐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