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原料药行业苏醒

经历近两年的停滞之后,原料药行业恢复了活跃的景象。42123日,1000多家原料药生产企业齐聚成都第66届原料药会。原料药企业展位络绎不绝的人流和不时光临的外国客户,让人们真的相信国内原料药行业已经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恢复了以往的景气。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化学原料药进出口扭转了自2008年以来的颓势,化学原料药进口额达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出口总额达到137.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2010年,我国原料药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的企业已达26家,同比增长30%左右。

  在去年原料药进出口增长势头良好的情况下,为满足国内展商和海外客户的需求,本届原料药会还特设了“出口及OEM专区”。

  而记者在原料药会现场发现,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类等牢牢占据我国原料药出口额前3把交椅的药品在展会中仍然受到青睐,而一些特色原料药也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  

  新兴市场贡献突出  

  中国原料药已经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全球仿制药市场需求的扩大与产业转移,为中国原料药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和空间。2010年,我国药品类进出口商品总额为282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药品出口总额达174.8亿美元,化学原料药出口总额达137.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6%,化学原料药的出口总额占到了全部药品出口总额的79%

  “通过对近12年来我国原料药出口额的跟踪数据显示,原料药的出口在经历了2008年、2009年的停滞之后,在2010年迅速回升,原料药出口已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原料药出口情况受价格波动、环保改造、国际贸易变革以及知识产权等多项因素的影响正在逐年改善。但未来几年,原料药行业将普遍面临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成本提升,最近一两年原料药价格上升是大趋势。”有业内专家表示。

  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原料药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普遍上升,占据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印度、德国、日本、荷兰,发达国家仍占据主要地位,印度则成为我国原料药出口的第二大市场,达到22.76亿美元,中国原料药成为印度制药的重要来源。

  除此之外,我国原料药对其他金砖国家、中东以及南美等新兴国家市场的出口增长更为迅猛,巴西、韩国、泰国、印尼、俄罗斯、墨西哥等近10个新兴国家市场纷纷跻身我国原料药出口总额的前20位,新兴贸易区域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市场。

  伴随原料药国际市场拓展的增强,2010年,我国出口原料药的企业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有26家,而2009年这一数字还不到20家,其中深圳海普瑞药业以5.48亿美元的出口额居首位。但粗加工、基础型原料药已经逐渐从欧洲撤出,企业在欧洲市场走向高端是必经之路。  

  出口结构细微生变  

  具体到品种而言,出口商品中,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等生化类原料药仍是出口的主要构成。虽然大宗产品低附加值的出口主导地位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由于其发展空间有一定局限性,青霉素、维生素C等原料药出口价格或出现下降,另一个大品种谷氨酸类的增速也进入相对平静期。

  在去年原料药中间体单品种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22只品种中,肝素钠以12亿美元的出口总额居首位,齐多夫定、山梨酸钾、硫氰酸红霉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等多个品种的出口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环内酯类、甜味剂、抗病毒、香料药等原料药逐渐显露强势,而传统优势的青霉素、土霉素、安乃近等品种的排名则在继续后移。

  未来几年,大环内酯系列、培南系列、甜味剂系列等原料药将可能成为高景气品种。目前大环内酯类药物出口的总吨位数接近4000吨,据测算,国内的药用大环内酯类应在8000吨左右,而这些品种良好的市场趋势也将引来积极的投资者。

  有专家认为,原料药的出口结构已经悄然生变,那些大规模的基础型原料药,甚至是容易造成污染或者是高耗能的产品将不宜再引进,而一些规模小、涉及竞争企业少、可能在国内市场不大,但国际市场仍有空间的品种则值得考察。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碰壁欧盟注册门槛 中药企业何去何从

  新标准面临执行瓶颈,消炎利胆片行业洗牌在

  基药遴选或引入药物经济学 药企观望

  国际医药巨头企业抢闸国际新兴市场

  日本大地震重构医疗器械市场版图

  国产拉米夫定突围乙肝药格局

  中成药在欧盟或成黑户 力争重启简易注册

  新药创制新曙光 市场转化或加速

  中药研发乏力 全国投入不足不如欧美一个大企

  药价管理深发展 医保药价格有望统一

特色原料药:特色趋向多元化

基药制度改变基层市场格局 谁能借机崛起

药企营销:只有抓住本质方能破迷局

中医药国际化先要提升影响力

医药产业纵深:项目管理推广之期

药企品牌维护是个技术活

投资界簇拥仿制药 仿制药迎来商机

发展院内制剂需要政策支持

5年内进口额增一倍多 我国彩超需求激增

民企或无法跻身规划千亿企业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