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药品采购如何发挥团购优势

在中国,药品采购工作,远比其他国家复杂。政府集中采购的角色,难以替代。

首先,从质上来讲,药品采购方承担了很大的额外压力。在美国,药品质量在生产环节被严格监管,集中采购时基本不需要考虑质量问题。中国不一样,药品质量问题没在上一环节彻底解决。医院面对全国6000多家药厂、1.3万多家批发商,甄别质量的困难很大。

其次,从量上来讲,中国大约80%90%的药品从医院卖出。美国相反,80%的药品通过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委托的第三方管理体系,进入连锁零售药店。在中国,大部分零售药店没有合格药师,保险公司也没有发展起来,形成纯商业性的集中采购力量很困难。此外,中国药品销售量增长速度太快,医药利益链没有切断,也使情况更显复杂。

药品采购的三大要素,质量、价格、供应,均须兼顾。而中国人口众多,需求多样,且财力不强,因此很难一一满足。在当前医药不分、未能“三医”联动的情况下,药品集中采购,肩负着太多的责任。美国的医改,是要让一辆设施齐全的公共汽车,再挤上3000万人;而中国的医改,是要打造一辆大车,让14亿人都上车,药品行业还要管产油、加油等。

在复杂的局面下,中国的大医院如何实现带量采购药品,发挥团购优势,并保障供应呢?

首先,应界定谁是药品的买家。最理想情况,是保险作为买方。但目前,患者通过处方得到药品,医院是事实上的买方。同时,政府也难以摆脱买方角色,因为社保通过支付制度改革,正在同医院进行联合管理。卫生主管部门,在对医院“管办不分离”的现实下,正在尝试代表医院进行集中采购。此外,公立医院的创收机制仍未改变,难以代表公众利益,因此政府也不得不扮演买方。

其次,政府如果明确扮演买方,就应有所担当,把招标和采购工作真正合一,制定规则,督促落实。卖方没权利要求买方退出监管,也不应禁止买方讨价还价。同时,作为买方的政府和医院,也应严格遵守规则,将行政身份与市场身份严格区分开来。政府集中采购成功的关键,是“多讲买方权利,少讲行政权力”。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网售药品还缺点吸引力

  中药饮片国际化:东盟市场能否率先突破

  商务部将建立中药材物流 规范中药材包装

  头号“杀手”暴露欧盟医保制度弊端

  医保发威 重罚163家用药违规医院

  PharmaMar将启动面向反复性小细胞肺癌的联合

  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发现全球首创个性化心

  康哲药业接盘诺华产品 海正辉瑞重磅将批

  58家医药生物公司晒成绩单 49家预喜

  青岛将98种原新农合药品纳入基本医保报销范

“封杀”医药代表 无法解决高价药

两“医药代表”犯行贿罪分别获刑

罗氏获得抗多重耐药菌抗生素OP0595开发权

勃林格殷格翰或将出售其美国仿制药业务

FDA加速新药审批力度达近十年之最!

外企状告国家食药监总局,胜诉(附最高法院

河南25种常见病新农合定额补偿

涨幅“弱爆了”:医药股成牛市“弃儿”

1亿美金,Intrexon为CAR-T研究再添一把火!

未来5年移动医疗产业价值或达百亿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