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以下简称国家食药监总局)召开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第二次新闻发布会。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司长童敏介绍,今年1月13日~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的四个暗访调查组已对北京、河南、广东、贵州、海南等五省(市)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环节的美容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共发现可疑案件14个。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数据显示,在暗访的具体产品上,主要选择了彩色平光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美容注射用填充产品、避孕套等四类产品作为重点暗访内容。暗访调查组共暗访了15个医疗器械市场,41家眼镜店,23家超市,16家美容医疗机构及17家药店。
在暗访过程中,主要发现问题包括:未取得经营许可证违法经营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经营假冒伪劣避孕套;体验式销售医疗器械存在夸大宣传信息。
今年以来,为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华敬锋曾透露,目前,有望在公安部设立一个专门的药品侦查局。“去年国务院已制定相关文件,主要是为了加强打击食药犯罪的势力。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有关部门正在协调。这项工作正在运转中,主要是为了加强打击食药犯罪的势力,这项工作有望很快会有一个结果。”
在此基础上,从今年3月中旬的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接下来的监管重点之一是部分无菌和植物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童敏透露,接下来,“要对部分无菌和植物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规范组织开展检查,这项工作已经在部署,我们初步考虑要对全国12家生产企业,无菌和植物性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突击性的检查,检查无菌和植物性的生产企业实施GNP执行的情况。”
目前,从国家食药监总局了解的情况来看,各地在检查这两类企业,总体的通过率较高。“正因为这两类企业也是风险比较高,所以我们要对这方面开展一些突击的检查。”童敏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