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 总局收3张GMP证书;撤18张GSP证书!
2月6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吉林一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安国路路通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违规生产药品的通告(2018年第27号)》。
通告3药企,涉嫌违法、违规生产
湖北民康制药3批次氨咖黄敏胶囊生产记录不真实,不能反映配料、混合、粉碎、制微丸、干燥、整粒的实际生产过程,批记录中填写的数据与实际生产过程的数据不一致。
吉林一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药材、中药饮片供应商审计混乱;物料管理不符合要求等。企业10批次产品女金丸中检出苋菜红、日落黄、亮蓝三种人工合成色素。
安国路路通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熟地黄批生产记录真实性存疑,辅料黄酒采购的合法性及使用的真实性存疑,涉嫌伪造物料采购的相关票据。
对此,总局要求收回涉事企业的相关《药品GMP证书》,对企业涉嫌违法违规生产行为依法调查,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18药批丢GSP证书,河南、湖北、四川…
2月7日,总局发布《于深泽县医药药材公司永济批发部等18家药品批发企业检查结果的通告(2018年第25号)》。
通告显示,2017年,总局组织对55家药品批发企业开展飞行检查,其中发现18家企业存在严重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形。18家药批违规各具代表性。
如直接将药品销售给本企业业务员,再由业务员自行销售;违规将药品销售给零售药店;虚开发票、伪造工资发放表;购进的原料药等药品不能提供合法的来源证明;存储条件不合格等等。(详见附件)
总局要求相关省级食药监局依法撤销10药批GSP证书,对其违法经营行为立案查处,依法严肃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要保持对药品批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公开曝光。
两票制下,再不合规,药批就完蛋了
两则通告有不尽相同之处,可以看出行业的一点端倪。总局飞检3家药企,3家全被收GMP证;但是第二则通告中,2017年总局一共飞检了55家药批,查到问题严重的只有18家。
另外,从一年来总局的飞检通告看,药批出现的几率比较低,大多是生产企业。基于这数字来,起码在2017年药批规范很多了。如果这个判断准确的话,有两个原因促成这个事实。
其一是两年来的流通整治高压,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就是两票制。在配送资源越来越稀有、竞争越来越激烈下,逼迫药批提高合规的积极性,从而抓到能够生存下来的救命业务。
简单说,再不合规就完蛋了,这可能也是两票制的作用之一。
附:关于深泽县医药药材公司永济批发部等18家药品批发企业检查结果的通告(2018年第25号)
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55家药品批发企业开展飞行检查,其中发现18家企业存在严重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形,依据《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现将检查结果通告如下:
一、对深泽县医药药材公司永济批发部检查发现,该企业直接将药品销售给本企业业务员,再由业务员自行销售。企业多间标示为宿舍的房间内,存放有药品、打票机、空白及打印好的随货同行单。企业现场不能提供在库药品的购进发票及付款流向凭证。对存放在自行车棚、车库及宿舍内的大量药品不能提供其合法来源证明。企业计算机系统无法对经营全过程进行管控,致使经营药品的来源和去向不可追溯。涉嫌违规向个人销售含麻复方制剂。企业对检查工作态度消极,采取人员脱岗躲避、隐瞒事实、藏匿计算机系统和税控主机、转移部分票据等方式对抗检查。
二、对温州时代医药有限公司检查发现,该企业违规将米非司酮片销售给零售药店。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未能有效组织冷库验证,未按规定对相关设备进行校准和检定。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要素发生重大变化时,未开展内审。企业经营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未设置专用的养护场所。
三、对合肥温理医药有限公司检查发现,该企业开具的多张发票和应税劳务清单在其计算机系统内无相应记录。企业承认上述应税劳务清单中所显示的药品以及相应采购、验收、销售等记录凭证系企业编造,未发生实际经营。企业虚设部分工作岗位,伪造工资发放表、考勤表、花名册、劳务合同等资料,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保管员等未实际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