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多数药品政府定价取消 部分药价格暴涨十倍
本文章共2153字,分2页,当前第1页,快速翻页:

从今年61日起,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但就在新政实施后几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信谊生产的心脏病常见药地高辛片涨价10倍,从几个月前的6.7元涨到现在的68元。

药价放开后,企业就能任性涨价了吗?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医药界的资深人士了解情况。

利润少成药企研发阻力

对于价格上涨,上海信谊发表声明表示,公司将30片的瓶装地高辛片出厂价格从2.4/瓶调整至8.31/瓶,上涨2.5倍。

20144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低价药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在西药3元、中成药5元的日均费用标准内,由生产经营企业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自主制定购销价格。

201471日,低价药品清单公布,地高辛片也名列其中。包装上用法用量显示,患者需每日口服半片至两片,这样来计算的话,药品价格目前为68/盒,每瓶包装数量为100片,若服用两片,每日费用仅需1.36元,未超过5元的日均费用标准。

目前,有11家药企拥有地高辛片的生产批件,但只有2家企业生产。地高辛片本来就因利润低厂家不愿生产,去年被发改委列在低价药目录里,放开低价药是为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一位卫生系统政府官员表示。

不愿意生产低价药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地高辛片。降药价网的创始人卫柏兴则表示:感冒通、红霉素眼药膏等几百家企业都停产了。如果说过去是1元,现在涨到2元,市场还是可以接受的。

涨价也好,降价也好,都是市场的正常行为。该涨时不涨,企业就不生产了,就会造成市场短缺,或者质量出现问题。一位药品流通企业的老总表示,现在企业没有利润,就没有研发、获取新药的动力。

即使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低价药名单,给了一定的涨价空间,但很多人认为药价放开之后的涨价,并不是很明显。

与此同时,清单的公布也给减产、停产的低价药一次生存的机会。那些因为价格而被迫放弃生产的僵尸药品批件,也有可能会重新启动再生产,这样老百姓可以选择的药品就会更多了。卫柏兴说。

但一位医药协会的工作人员却表示,僵尸批件是否再生产,企业需要进行一个市场的论证,目前似乎并不是很乐观。

价格低了,但药没了?

一边深化医改的大刀一直在挥舞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执行、药品统一招标给老百姓带来红利;另一边,发改委对药价管制的作用也在药品执行统一招标之后慢慢失去威力。

最低价获胜的招标规则,已经逼退了很多企业。在盈利和质量安全之间,我们选择了放弃生产,如果价格继续再往下低,就无法保证质量。一位医药企业的老总表示。

就是在这样的利益权衡之间,老百姓常见的常用药、低价药,慢慢退出了公众的视线。同时,药价管制也造成当前药价虚高、虚低并存的现象。

因为价格管制,所以现在招标采购也是价格管制思维,从而导致药品的恶性竞争,从而让高价药独霸市场,导致看病贵、看病难。上述药品流通企业老总表示。

虽然药价虚高不能接受,但是药价虚低带来的后果更可怕。该老总解释,过去市场上存在30~40元一支的国产抗生素,也存在80元一支的进口抗生素,但是由于招标采购之后,30~40元一支的抗生素退出了市场,0.78元一支的抗生素入围。0.78元生产出来一支抗生素你敢用吗?医生也不敢用,只能用80元一支的抗生素,老百姓医疗费用因此增高。如果说药价虚高带来了老百姓看病贵,但是药价虚低却给老百姓的生命带来威胁。

《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61日起正式施行,我国将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药品采购机制也将同步完善。这是我国近20年来首次大刀阔斧地废除管制药价的文件和措施,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韩国连现MERS第四代感染者:传播力超预期

  阿里推出医疗云方案,与传统医疗两分天下?

  上海市:2015年特邀缩宫素注射剂等2个药品生

  全军统筹:2015年关于公示中选产品生产企业

  广东省:2015年关于公示广东省非基本药物非

  江苏省:2015年关于印发《江苏省急(抢)救

  甘肃省:2015年关于同意变更部分中标企业药

  河南省:2015年关于同意胃康胶囊等7个中标药

  全军统筹:2015年关于调整“银杏蜜环口服溶

  全军统筹:2015年关于批准“沈阳红药制药股

利用PPARG治疗骨质疏松

33个将在2015药价谈判中具备优势的品种列表

细胞治疗将领航生物医药产业

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

闽控制公立医院医药费用过快增长 3年内降到

美国:“精确医药”新时代 病人无力承担天价

慢性病用药试点处方外流,药店大利好!

44药材产能严重过剩(附品种清单)

中国研发费用最多的10家上市药企

韩国中东呼吸道综合征疫情或度过高峰期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