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药材种植业30年发展与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药材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短短30年,中药材种植家种品种由150余种发展到400余种;平均亩产量由100余千克提高到300千克左右;种植面积由不足100万亩发展到目前的1000万亩以上;中药材产区也由不足100个发展到目前的1000余个。30年来,中药材种植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中药材种植业的演变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家庭土地承包到户,广大农民从被束缚的集体经济中解脱出来。发展多种经营是当时农村经济的主要目标,而中药材作为特种经济作物,被广大农民所接受。由于受当时信息条件所限制,农民种植中药材一是靠报纸、广播;二是靠亲戚、朋友推荐。而种出的中药材销售范围也主要是在当地县级中药材收购站销售。由于信息的闭塞,一方面,药农在购买种子种苗过程中,不法商贩往往利用农民对中药材种植一知半解的心理,进行坑农、害农,如出售假种、劣种现象时常发生;另一方面,种植出来的中药材在销售过程中也往往出现压级压价现象。

据亳州医药局一位退休职工介绍,上世纪80年代亳州作为国内中药材种植的一面镜子,初期历经了三个阶段。一是认识阶段,许多农民在那时利用亳州药材市场的优势,初步认识到许多中药材;二是发展阶段,许多中药材特别是部分道地药材得以迅速发展;三是引种、试种阶段,部分野生品种改为家种,部分外地品种开始异地种植,为今天的中药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

19912001年,中药材通过10余年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家种品种不断增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指导下,一大批新的产区逐步形成,中药材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同时也出口到许多国家和地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中药材种植作为一项经济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得以迅速发展。在全国性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药材种植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最高时面积达到近2000万亩,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1、中药材新产区的形成,不仅成为地方经济支柱,也缓解了长期以来的药材供需矛盾。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药材发展由市场开始逐步向全国辐射,各地涌现一大批致富能手,大量引进中药材品种开始试种,通过反复试种,最终确立了更适合自己的土壤、环境生长的中药材品种。如贵州省施秉县牛大场的太子参生产基地,从无到有,到目前种植面积几乎占全国的60%以上;河南确山县竹沟镇的半枝莲生产基地,是由野生变为家种品种最好的范例,目前其种植面积已经占到全国半枝莲面积的70%以上,这些产区如今都形成了享誉中外的药材之乡。

2、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药材种植由传统栽种,逐步到规范化、合理化、集约化种植迈进。

药材种植行业的发展,各级政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黑龙江大庆市大同区气候较为寒冷,无霜期全年只有160天左右,那里农产品种植仅限于大豆、高粱、玉米等,且一年一季。在上世纪90年代末,大同区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大胆引种中药材,通过几年摸索、反复试种,终于在黑土地上种植比较适宜的板蓝根药材。经药理试验,板蓝根产量和含量均超过其他地区,目前全区仅板蓝根一个品种面积约25万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板蓝根产地。

3、中药材出口数量不断加大,品种不断增多。

在安徽太和李兴镇桔梗产区,据长期从事桔梗收购的方先生介绍,上世纪90年代全镇桔梗面积在3万亩左右,收购个体门店近百家,每年的89月份鲜桔梗收购季节,韩国、日本商人都要来收购鲜桔梗,1992年、1993年鲜桔梗出口标准收购价格为45/千克,亩产1200千克鲜品,亩效益在4000元以上;到了1997年鲜桔梗收购价达78/千克,亩效益在7000元左右,高产时甚至突破万元以上。河南生地、怀山药,甘肃黄芪、当归,内蒙古的甘草,江苏丰县鲜牛蒡也作为订单农业的形式出口到韩日等国。

应该说上世纪90年代是中药材种植的辉煌时期。国家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让国内经济的全面复苏。出口的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等,这样都为中药材的发展创造力有利条件。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儿童医药潜在市场规模巨大 2015年将达669亿

  全球医药产业面临改革 跨国研发团队对华迫降

  分装新规让中药饮片行业“躁动”?

  医药营销案例:变革让20%的人忐忑

  亚太医械市场驶入快车道 高于全球增速

  外延式并购深化高端医疗价值

  药品流通受制医药体制 结构调整仍有难度

  储备制度现短板 中药一天一价

  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 酝酿新物流标准

  产业结构微调:原料药受限生物药看好

中药材种植业30年发展与变迁

明辨机遇与挑战 多元化发展中医药

外资加速进入我国医药流通领域

原料药受游资影响小 中国企业瞄准海外医改商

药材种植是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

98%的医药关税降为零 促东盟出口贸易激增

医药流通加快步伐 呼唤供应链核心企业

以我为主 推行中医药国际化战略

原料药结构调整:一把尺子量到底

药品不良反应客观存在 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