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建立的一项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国外信息版主要介绍有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最新安全性信息,分析安全性信息发布的背景及相关技术资料,同时参考通报品种在我国临床使用情况,评估其在我国的安全性。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国外信息版旨在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全面了解和掌握最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降低或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从而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筑起一道有效屏障。
本期通报的品种为奥利司他。由于发现有罕见的病例使用该产品出现严重肝损害,国外药品管理部门对该问题进行了评估,并要求生产企业在说明书中加入相关警示。在我国奥利司他为非处方药,患者可以自行购药,鉴于此风险在我国也同样存在,为使广大医务人员和消费者及时了解该药品的使用风险,特以“国外信息版”形式对该品种的风险进行通报。
警惕奥利司他可能引起严重肝损害的风险
奥利司他是治疗肥胖的药物,由于上市后监测中发现了罕见的病例出现严重肝损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0年5月警告其存在可能引起严重肝损害的风险。虽然还不能建立使用奥利司他与严重肝损害风险间的关联性,且目前发现的病例也很少,但为使广大医务人员和消费者及时了解该药品的使用风险,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特通报此安全性信息。
一、产品基本情况
奥利司他是长效的特异性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能阻止甘油三酯水解为可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使其不被吸收,从而减少热量摄入,控制体重。奥利司他结合微低热能饮食适用于肥胖和体重超重者包括那些已经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患者的长期治疗。
奥利司他的原研企业为罗氏公司。其生产的奥利司他胶囊共有2个规格:120mg规格于1997年首先在阿根廷上市,至今已在全球100余个国家获批,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乌克兰、秘鲁将其作为非处方药管理;60mg规格于2007年2月7日被美国FDA批准作为非处方药上市。此后在包括欧盟在内的40多个国家作为非处方药管理。该药品在国外无仿制药上市。
罗氏公司生产的奥利司他胶囊(120mg,商品名:赛尼可)于2000年在我国上市,2005年年底转换为非处方药,其非处方药适应症为: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患者(体重指数≥24)的治疗。2009年11月开始,由于商业原因,罗氏公司停止了奥利司他胶囊(120mg)在国内的销售。目前,国内有两家生产企业的仿制药品已获批上市,分别为奥利司他胶囊和片剂(120mg)。奥利司他(60mg)制剂在我国还未获批上市。
二、美国FDA对奥利司他严重肝损害风险的评估
2010年5月FDA发布警告,警告使用减肥药奥利司他可能引起罕见但严重的肝损害风险。警告信息称,FDA对奥利司他的肝损害数据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确认了1999年至2009年8月间使用奥利司他时发生严重肝损害病例共13例,其中有2例因肝衰竭死亡,3例需要肝移植。
鉴于在此期间4000万人使用了奥利司他、同时出现肝损害的一些病例还使用了其他药物或患者存在其他可能导致肝损害的情况以及不使用药物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原因不明的严重肝损害等因素的考虑,FDA认为,目前仍无法建立肝损害与奥利司他的关联性。但考虑到此不良事件本身的严重性,FDA已要求企业在说明书中加入这些肝损害病例信息,以便使患者了解肝损害的体征和症状,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国内奥利司他的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奥利司他的病例报告120余例,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便秘、腹痛、腹泻、头晕、月经紊乱、皮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