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美国保健品市场乱象:成分夸大标签误导(2)
本文章共2430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2007年后,联邦对保健品行业的监管有所收紧。保健品制造商要求在15天内向FDA随时报告消费者使用后出现的严重医学反应。2008~2011年,FDA收到了6000多份相关报告。美国国会政府问责局(GAO)认为这一数量可能偏低,因为部分消费者出现不良反应后是向中毒控制中心报告,而并非FDA。

2012年,一篇发表于《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的论文警告称,保健品行业监管的缺失可能导致“不良事件”发生。在过去5年中,问题保健品曾引发肾功能衰竭、肝炎等症状。

同年,美国卫生部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保健品标签上声称的成分及功效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建议FDA“明确法律职权范畴,以审查保健品标签上声称的成分和功效”,即保健品同药品一样,需经严格审查。

随后,该法案得以修正,保健品生产商被要求向FDA注册保健产品,标注产品详细成分。此次,检察长报告建议FDA通过立法获得监督权,以扩大有限的产品监督范围。

此外,抽检结果不能解释为何许多保健品并未包含标签所注成分,但却含未注明成分。纽约州常务副总检察长马蒂·麦克(MartyMack)称,现在是时候轮到这个行业来说明这些保健品到底包含了什么。

产品是否下架

为应对此次调查,Walgreens表示,尽管只有纽约州要求下架部分产品,但它们将在全美范围内下架问题产品。沃尔玛表示将联系保健品供应商,以“采取适当行动”。GNC的发言人则表示公司将“全面”配合纽约州总检察长的工作,但仍坚持其所有产品“经过有效验证并广泛测试”。Target暂时未作出回应。

记者走访了沃尔玛超市、GNCWalgreensTarget的一些分店,发现截至27日,除Walgreens已将问题产品全部下架外,其他几家零售商依然正常销售这些被抽检的产品。

在芝加哥市中心的Target,被点名的问题产品锯棕榈(SawPalmetto)赫然在列。当本报记者询问正在往货架上货的工作人员是否知晓部分保健品抽检不合格时,对方表示并不关心,也没有接到下架通知。她称,货架上暂时空缺的产品并非下架,其他分店或许有货。记者看到,GNC依旧在网上推出“买一件、第二件产品半价”的促销活动。但已有不少美国民众在论坛上对其产品质量持怀疑态度。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安徽16家医院院长落马 有的医院塌方式腐败

  杭州进口医疗器械不合格率大幅上升

  甘肃省今起县以上医疗机构购药需网上采购

  2014年进口医疗器械不合格批次检出率上升16

  基药招标乱象:湖北被爆中标价比市场价贵30

  金华中药材年出口额超400万美元

  广东网络医院扩容 互联网医疗推广慢

  医疗机器人做手术实现创伤最小化

  本周FDA或将失去“F”

  广东省:2015年关于参加201501非基本药物医

广东首家网络医院诊金将每次10元

国家卫计委将在三年内巡查41家大型医院

中国儿童专用药短缺!药企回避千亿市场?

中药饮片争夺战:药企巨资并购抢市场

中国药促会与湖南药品招标办火速“和好”

传统零售业务举步维艰 药店争赶电商末班车

大型医院巡查方案出炉 两年内完善成本核算制

国药集团混改试点方案获批

FDA也要换帅啦!现任局长3月底辞职

浙江省:2015年关于公布2014年浙江省药品集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