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克奖得主4月走马上任23andMe

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其重量级仅次于诺贝尔奖,在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Lasker)及其夫人玛丽·沃德·拉斯克(MaryWoodard Lasker)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2013年的拉斯克基础医学奖得主理查德·舍勒(RichardScheller)曾是基因泰克公司研究和早期发展执行副总裁,在基因泰克领导药物研发14年之久,他本人也曾经获得过科学领域的诸多顶级奖项,包括被誉为“美国诺贝尔”的拉斯克奖(LaskerPrize)和卡弗里奖(KavliPrize)。
本月开始,RichardScheller以首席科学官和治疗学部门负责人的身份走马上任23andMe,手下员工人数将可能达到几十人;除此之外,跟随RichardScheller一起的还有基因泰克公司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前高级主管RobertGentleman,旨在帮助后者管理更加广阔的基因数据库。
23andMe,一个位于硅谷的提供个人基因组服务的网站,借助于与是美国历史最久的生物技术公司、同时也是仅次于安进的世界第二大生物技术公司基因泰克的合作而进军了生物技术领域,其以仅售价99美元的基因测试服务抢占了整个市场的前沿,现在已经收集消费者数据850,000余例,如此规模的基因信息数据库对于像基因泰克和辉瑞等大药厂而言,是一个极具有诱惑力的香饽饽。
美国时间1月6日,基因泰克宣布其将进行来自23andMe帕金森病社区的3000名患者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试图鉴定帕金森病的靶点;此外,辉瑞也宣布了与23andMe在狼疮基因数据上的合作。
23andMe公司: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3andMe公司的高管、谷歌公司创始人佩奇的前妻AnneWojcic表示,对于群体学中如此庞大的样本,仅凭公司现有的能力将无法有效地使庞大的DNA数据用于生物制药界的产品研发,因此她希望有更多来自生物制药领域的专家加入23andMe来设计方案处理数据、设计试验、研发“以患者为核心”的新药物或者新疗法。
苹果公司在发布iWatch的当日同批发布的ResearchKit的灵感也是直接来源于23andMe,这一工具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志愿参加研究并自行在研究中报告数据的方式——只不过现在他们可以在手机上完成这一切了。
和之前数字化医疗领域努力有所不同,23andMe进军医药界的举措让人感觉到了“如果你无法打败他们,就加入他们”的雄心战略,即通过研究进而构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前不久其开启了向生物技术公司出售基因组学数据的先河,而现在又尝试新的途径,从各大药厂挖掘人才进行新药研发。
23andMe,这家起源于硅谷的公司,将硅谷的那种“互联网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对医疗保健行业颠覆真是不走寻常路,即使今后要卖药行医也是“精准营销”。
我们犹记得在过去的几年里,23andMe公司将其检测产品以及廉价的价格(99美元/样本)出售给消费者,并似乎希望能够通过简单的公关努力来轻松地克服业务上的法律障碍。在经历了2013年的异常巨大挫折之后,这一希望破灭了: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管局(FDA)警告该公司不得在完成基因测试之后将病人的健康信息告诉他们。
然而,最近FDA批准这一规定可以对某种类型的基因条件测试信息开绿灯。接下来,23andMe将会更像一个生物技术公司,而不是一个科学创业企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来自大药厂的专家加入23andMe公司,并将在FDA的批准下开发罕见病的研究。
早在2007年的一场会议上,传奇人物、基因泰克CEO、现为谷歌Calico药物研发中心CEO亚瑟?莱文森(ArthurLevinson)就预言,AnneWojcicki最终会厌倦将基因数据交给制药公司,而想要自主研发新药。AnneWojcicki也表示:内心一直都明白,自己的公司可能会自主研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