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其他药物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奥利司他:最后的OTC减肥药

201010月底,由于使用风险过大,以曲美为代表、主要成分为西布曲明的产品被食药监局勒令退市。这一事件,被视为中国紧跟西方发达国家治理减肥药安全乱象的一大标志。

正因为西布曲明成分减肥药被统一“拿下”,含有奥利司他成分的同类产品,随即成为减肥药大军中的OTC(非处方药)独苗,原本遭遇分流的庞大市场,重新回流到这一品类。  

然而,对含有奥利司他成分减肥药的去留问题,目前国内也尚存不确定性。此前,瑞士罗氏公司研发生产的赛尼可(xenical,主要活性成分为奥利司他),从风靡一时到国内停产,其中一个重要诱因,便是美国公众消费者组织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报告称:动物实验证明,该药导致结肠内表细胞生长异常,要求将此药从本国市场撤回。  

这也让国内拥有奥利司他减肥药产品生产资质的企业如海正药业(行情,问诊)、联邦制药、重庆植恩等公司,在对相关产品的长期投入、安全性追踪方面陷入两难境地。  

“尽管现在获批销售的几大奥利司他减肥药厂商,仍坚称产品安全性保险无虞,但欧美国家屡屡爆出的不良反应报告,还是理应得到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医药行业资深人士罗婷向记者指出,“毕竟这一OTC产品的受众群体相当庞大,而仅仅寄希望于企业方根据不良反应监测来做判断,恐怕难以得到很有效的回报。”  

新药:以安全之名?  

伴随现代医学水平的提升,减肥药这一特殊“治疗功效”的药品,经历了前后多代产品的更迭兴衰。然而升级或换代的触发点,几乎都来自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的危险。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市场出现第一代减肥药代表产品--芬氟拉明、氟苯丙胺和如芬妥明等,在美国市场总销售额曾一度高达8亿美元。  

但只短短几年,严重的副作用就提前结束了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众多不良反应监测文件纷纷指出:经常服用芬氟拉明或右旋芬氟拉明,可能引起心脏瓣膜严重受损,并最终导致心室扩张和心力衰竭。1997年,撤销芬氟拉明上市许可证的浪潮,从美国一直蔓延到整个西方世界。  

曾经的得益者不得不付出惨痛代价。生产芬氟拉明的美国惠氏制药公司,向欧美国家那些服用其所产芬氟拉明制剂而导致心脏受损的病人支付赔偿款,总额高达8.9亿美元。  

不过,这丝毫没有打消制药商们涌入减肥药市场的热情。  

1998年,罗氏公司开发的奥利司他在新西兰最早上市,次年被FDA批准为处方药,后于20072月正式被FDA改为非处方药,英文名Alli  

相继上市的西布曲明、奥利司他两大类化学合成减肥新药,前者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食欲抑制剂,后者为副作用更小的胰脂肪酶抑制剂类新型减肥药。彼时的减肥药研发及销售方均信心满满地表示,相较前代产品,这两类减肥药的安全性将大为提高。  

巨大的商业回报随之而来。罗氏制药的赛尼可(奥利司他)上市后就销量惊人,第二年销售额已达6亿美元。2007年这一产品的销售额被指逼近20亿美元,成为首只进入十亿美元“重磅炸弹”级别的减肥药物。  

退市:赛尼可引发质疑  

业界曾预估,西布曲明被禁之前的减肥药市场中,奥利司他类产品就已经占据整个国际减肥药物市场将近七成的份额,乃是最主流的减肥产品。可以说,奥利司他的兴起,使得大型跨国制药企业罗氏真正尝到了甜头。  

越来越多逐利而来的制药企业,也一度集体加入到上述两类减肥药的研发中来。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赛诺菲、默沙东、辉瑞、阿斯利康以及百时美施贵宝等多家大型外资药企,均在此领域有所涉足,研发资金和人力投入巨大。  

但是,“直到赛尼可的退市,奥利司他安全性受到质疑,业界才第一次全面反省”,罗婷向记者表示。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减肥药品毛利率可达59% 市场利润大

  医用敷料内需释放 外贸企业欲向内突围

  抗耐多药结合二线药物供应链存在严重问题

  2012年最畅销的15种疫苗

  罕见病治疗药少价高亟待改善

  何首乌被曝屡现致肝损伤案例

  日本武田制药公司艾可拓在中国市场逆袭

  首批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发布

  六大类中成药是“中药偷掺西药”的重灾区

  甲亢国产廉价药断供 进口药用药大增紧缺

东阿阿胶再提价25% 连续涨价恐损市场份额

投资疫苗企业 高收益伴随高风险

2013年Q1我国医用电子仪器市场规模达78亿元

名贵中药材三七7年涨20倍 或进入最后的疯狂

替诺福韦专利复审无效 药企争抢乙肝药市场

我国医疗保健植物提取物处于领跑状态

打破生物制剂应用的现有格局—— 托珠单抗为

单相抑郁症市场下个10年预测:灵北-武田Bri

化解国内维C产能过剩 医药五巨头责无旁贷

暴涨中药材被打回原形 供大于求拉低价格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其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