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协第三季度主席会议协商议政专题将聚焦医改话题,将针对“进一步深化医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能”进行调研。6日举行的专题调研辅导会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卫生局局长陈怡霓介绍,目前涌入三甲等大型医院的门诊病人中,超过一半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就医。其建议是否能够通过阶梯医保等方式,推行强制首诊在基层。市政协副主席平欣光、杨建城、余明永等出席会议。
陈怡霓介绍,广州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依然严峻。绝大多数居民涌到三甲以上医院看病,广州2013年总诊疗人次1.33亿次,其中66.14%的人选择到三甲医院就医,挂号排队几小时,看病时间几分钟,大医院一个医生一个半天看50~80个病人。目前这种分级诊疗结构失衡的情况非常普遍,广州多所三甲医院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门诊病例中,有50%以上可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
不仅如此,按照分级诊疗的合理构成比,基层医疗机构就是家庭医生,应该解决80%的常见病,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的专科医师解决20%的疑难杂症。但实际上广州的分级诊疗情况却与此相反,目前广州仅30%的由家庭医生诊疗,剩下的70%是专科医师治疗的。
陈怡霓提到,由于目前薪酬待遇的相关限制导致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流失严重,不仅招人难,留人也难。目前一些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收入低于大医院的同行,甚至低于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
陈怡霓建议广州在建立分级诊疗机制上下工夫。比如加大建立一批信得过的全科医师队伍。其认为,应对基层医务人员推出更多的激励机制以改变这一现状。此外,就如何推动分级诊疗,陈怡霓提出可建立阶梯式的医保政策来引导基层首诊。例如,实行阶梯级医保报销比例,通过报销起付钱,和比例倾斜基层医疗机构来引导市民基层首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