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十一,勃林格殷格翰(BI)又送给世界一份大礼。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研发新闻发布会上,公司承诺将于未来5年投入总额110亿欧元用于新的研发计划。其中50亿欧元用于临床前研发,15亿欧元用于与外部伙伴的合作。
“我们的目标是开发新一代医学突破性产品并保持竞争地位。新的研发战略采取了外部合作形式的开放式创新,更好地利用新兴科学及公司在新药开发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柏安德教授指出。
这个拥有130年历史的制药巨头,再次展现它在新药研发方面的雄心壮志。
2014年和2015年,勃林格殷格殷格翰共推出11个新产品。“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改善患者健康。”柏安德教授在发布会上提出。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勃林格殷格翰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药研发及基础研究。
新的研发战略
记者了解到,勃林格殷格翰新战略的关键要素是在更重视与外部伙伴的合作的同时,还要保持强大的内部研发能力。通过这一方式,公司能够在长期经验的基础上强化核心治疗领域,通过开放式创新,更加努力投入到全球生物医学研究创新之中。
这次发布会勃林格殷格翰提到了公司的三大发展战略,一是强化其在免疫与呼吸疾病、心血管 - 代谢疾病、癌症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核心治疗领域的优势竞争力,二是建立协同创新,搭建科学平台,三是布局及时有效的端口对接新兴医学科学技术。
“我们的新战略采用了学术界和行业在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内更为开放式的创新方法。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将受益,可以获得我们的广泛经验和能力,并与我们的研发团队建立长期人员互动。”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究和非临床开发部高级副总裁Dr. Michel Pairet解释道(他将于2016年1月成为执行董事会成员),“新战略将加强我们的外部合作,使我们更具速度和灵活性。对于超出我们目前重点领域之外的研究而言,这一点至关重要,我们正在不断探索新兴科学、新适应症和新技术,努力扩展机会。”
“这是实现勃林格殷格翰公司长期增长的决定性的一步。”柏安德教授表示,“我们期待应对免疫学、呼吸和心血管代谢药物以及肿瘤学、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的尚未解决的挑战。”
在整个研发价值链上开展合作
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药物开发的必要组成部分。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研发部门正在广泛地与科学界合作,为其研发工作提供一系列创新机会。
首先,与学术研究者和生物技术公司签订双边协议,这是药物开发项目的重要起点。
勃林格殷格翰已与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建立了新的合作,开发用于胰腺癌的新疗法和生物标志物;与西奈山伊坎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建立了新的合作,开发炎性肠病的新疗法,目的是识别并确认潜在的新治疗靶点,并查找生物标志物,解决IBD患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尚未满足的重大医疗需求。
今年7月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还公布与韩国韩美药业合作,开发第三代EGFR靶向疗法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且还与加利福尼亚州Circuit Therapeutics签订了协议,将光遗传学技术用于研究精神疾病和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新疗法。
其次,勃林格殷格翰通过与InnoCentive和BioMed X创新中心等组织实施众包计划,公司提出医疗领域的一些研发问题,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在全球招募优秀科学家,并通过专家委员会评选出最好的项目,公司给予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以此来解决重要的医学难题。
格殷格翰公司和BioMed X创新中心最近宣布,他们将在海德堡卓越科学中心召集优秀的科学家,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和指导,研究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新的表观遗传学方法。
第三,结构基因组学联盟(SGC)、创新药物计划(IMI)和蛋白偶联受体(GPCR)联盟等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药物开发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因为他们有能力以无限制和无竞争的方式把学术界和行业内最好的科学家召集到一起。在这两种成功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中,勃林格殷格翰公司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并且最近加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