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不断发生深刻变革,“大健康”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此背景下,2012年,数十家中药上市公司不约而同宣布布局大健康产业。有的开始推出胶原蛋白饮料,有的做小分子纯净水,还有的涉足牙膏、洗发水,甚至有传统中药公司推出了卫生棉等个人卫生用品。
贵州百灵:“口红经济”魅力顿显
今年4月贵州百灵推出了胶原蛋白饮料,并邀请章子怡为其代言,对贵州百灵而言昂贵的代言费与高利润相比都是浮云,贵州百灵精明之处在于:口红效应下,女性的隐性消费更可观。公司董事长姜伟向上海证券报表示,胶原蛋白饮料自今年4月上市后,已经进入全国4900多家超市和大卖场终端,快消商品领域将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
云南白药:卖牙膏比卖药更挣钱
最新披露的云南白药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仅白药牙膏的收入就达到12亿,同比增长约40%。预计全年白药牙膏收入超16亿元。此外,云南白药还在日化领域挖掘出了众多新的业务增长点,如养元青洗发水、千草堂沐浴露和面膜等。由于近年来三七等主要中药材品种价格急速上涨,云南白药公司制药事业部的毛利率已经出现下滑。云南白药目前收入增速和毛利率同步提升,主要还是得益于白药牙膏继续保持高增长,而非其药品领域。
广药集团:卖凉茶与打官司两不误
一方面,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广告竞争仍在继续,广药集团似乎是铁了心要将王老吉发展为主流品牌。集团总经理李楚源此前表示:“未来广药集团的业务将分为两大块,即以‘王老吉’品牌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和以‘白云山’品牌为核心的大南药产业,明年将实现500亿销售目标。”另一方面,对于官司李楚源坦言:“王老吉官司使得广药集团的知名度在全国进一步提升,这对集团的药品等其他产品的销售将起到很好的品牌带动作用。”
除上述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外,还有不少中药企业也在计划转型,想在大健康领域“分一杯羹”。如同仁堂除大卖保健品外,还推出中药面膜等药妆,获得好评如潮;东阿阿胶则开始推“休闲零食”;千金药业也从今年6月开始启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继续做大妇科千金片的基础上进军卫生棉等卫生快消品;上市刚一年的佛慈制药在加强新药研发的同时,也紧锣密鼓加码大健康产业,公司计划以保健食品、功能饮料、日化产品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拓展全新的业务领域和利润增长点,自主开发的首款饮料甘麦大枣茶有望投放市场。
业内看法分两派
“明智之举”:有业内人士认为,药企安身立命的本钱就是自家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食品、日化与药品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且食品、日化用品的门槛要低很多,但毛利率却很可能要比药品高。药企如果想在“非药”市场赢得一席之地,在选择新业务时应考虑“功能品牌化、品牌功能化”,并利用技术优势打差异竞争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