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专利药到期催生利润盛宴 国内药企如何分一杯羹

2011-03-09

 
 
 

 

有实力成功抢仿的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自有独到之处,但仿制品成功上市并占领较高的市场份额就绝非易事,更多的企业或倒在抢仿的前夜,或迷失在激烈市场竞争的路上。更重要的是,国内药企有时一拥而上,数十家企业为一个品种争得头破血流,再好的产品、再大的市场也给搅乱了,而原先的专利厂家影响犹存——众多企业同台竞争,抢到嘴里的又有多少?

世界首个年销售额超过130亿美元、连续数年蝉联全球医药市场领军品种的药品立普妥(阿托伐他钙,atorvastatin calcium),即将于今年专利期满——面对这样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擅长仿制药生产的中国医药企业来说,怎能不怦然心动!更何况今年乃至今后几年,类似于立普妥这样专利即将期满、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重磅级专利药为数不少。这是一种无比巨大的诱惑,但也可能是一个充满危险的陷阱。

据有关资料,2011~2015年全球将有价值77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到期,这意味着那些技术领先者、专于特色品种的国内药企有望在这场盛宴中分得一杯羹;未来10年内,美国新医改将消耗约1万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价格低廉的仿制药,这意味着国内药企的产品面临难得的进入规范市场的机会。“770亿”、“1万亿”两个数据叠加在一起,强烈刺激着国内药企的神经: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几年前这样的机会出现过,有的企业抓住成了胜利者,也有的企业空欢喜一场。曾创造了年销售额70亿美元记录的辛伐他simvastatin),2003年与2006年分别在欧洲、美国专利到期,海正药业抓住辛伐他专利到期前的机会,在全球率先仿制成功,公司收入当年增加100%以上,利润飙升200%以上,带动了该公司他类原料药呈爆发式增长,海正药业由此坚定了特色原料药发展战略,也奠定了在这一领域的先发优势与领先地位。无独有偶,同样以特色原料药著称的华海药业,2007年奈韦拉平nevirapine)片新药申请获得FDA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制剂通过FDA认证的企业,奈韦拉平的美国专利将于201111月期满,华海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但诱惑本身充满着危险,盛宴极有可能演变为一场“剩宴”。有实力成功抢仿的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自有独到之处,但要产品成功上市并占领较高的市场份额就难上加难了,更多的企业或倒在抢仿的前夜,或迷失在激烈市场竞争的路上。如今的仿制药与专利药,无论是技术标准、工艺要求还是性能参数、质量指标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国内仿制药的部分指标基于国情甚至还高出一些。盛宴可能变“剩宴”,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内药企总是一窝蜂地一拥而上,数十家企业为一个品种争得头破血流,再好的产品、再大的市场也给搅乱了,而原先的专利厂家影响犹存——众多企业同台竞争,抢到嘴里的又有多少?

全球到期专利药当然是前途无量的大市场,但能否吃、如何吃、吃什么,医药企业还是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慎重决策。“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医药企业的成功之路并非只有仿制,踏踏实实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是正道,即便是有心耕耘仿制药,重点也在做好二次开发上。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资本跨界追逐疫苗市场

  专利药到期 雪崩的风险?

  政策给力 并购成医药行业持久性主题

  2010年全球单克隆抗体市场增长势头表现强劲

  兼并重组剑指北京市场 上药北进 华润“反击

  兼并重组剑指北京市场 上药北进 华润“反击

  时隔3年 处方药转OTC大门再度开启

  警惕仿制药市场盛宴变“剩宴” 药企需慎重决

  新药研发数量持续萎缩 药企关注转向专业药物

  2011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四大要点

钟南山:医改要10年后才能见成效

中医既需国家支持更须自身努力

中国药品流通领域的“三甲”战

大物流时代即将来临

如何让廉价药不再“冬眠不醒”

生物制药外包经历变革期

新药研制:从“引进仿制”到“致力创新”

中国或将面临无有效抗生素可用局面

疼痛领域被看好 镇痛市场本土企业亟需补白

生物医药十二五年均增速或达27%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