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疗模式的破坏式创新来了!医疗护理服务中心正在向家庭转移

医疗护理服务的中心正在转移。通过延伸临床护理的范围,数字医疗能让病人在家中享受到临床级别的服务。所以数字医疗能大幅度降低医院的患者再入院率。

类似于WellframeHealthLoop这样的家庭式病人管理公司使得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能持续性监控并管理病人的生物计量数据(比如心电图数据和血糖水平),从而帮助他们密切关注病人的身体情况,避免发生紧急情况。2014年这一领域的公司获得了4180万美元的投资,相较2013~2014年同期增长了206%。的确,医疗卫生领域的立法工作对数字健康病人管理工具有着持续性影响,导致医疗护理工作中心逐步向家庭转移。

政策引发转变

《平价医疗法案》通过责任医疗组织(ACO)和物质刺激手段降低了医院的再入院率,使得家庭式病人管理工具逐步活跃起来。比如降低再入院率项目给医院设定了处罚标准,认定病人在30天内再入院率超过规定的医院护理质量较差。为了对医院进行惩罚,CMS主要看以下情况的病人在30天之内的再入院率:心力衰竭、心脏病、肺炎、慢性肺病(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具体处罚的额度是医院Medicare项目DRG相关收入的1%~3%不等。而且这些处罚适用于所有的DRG支付费用,而不是仅涉及上述五种疾病的DRG支付。换句话说如果一家医院在上述五种疾病病人的再入院率方面做得不好,那么他们的罚金是按照所有DRG支付项目进行计算。

2014年中,超过2600家医院被处罚,罚金总额高达4280万美元。而在2015CMS的指导方案中,75%的医院会面临一定数额的再入院率处罚罚金。不过,经济惩罚的确起到了作用–在20121月到201312月期间,再入院的病人减少了15万人。降低再入院率项目自2012年开始实施。据CMS估计,该项目的处罚措施将在7年后最终为美国医疗卫生系统节约超过82亿美元的费用。

在再入院病人处罚规定面前,ACO感觉到了压力。他们要提供更好的护理协调服务,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帮助医疗服务提供者治疗管理病人,从而降低不必要的病人再入院情况,最终实现不被罚款的目的。据Spyglass Consulting网站报道,超过半数的ACO已经开始对患有慢性疾病的高风险病人启用远程病人监控解决方案。不过该网站还发现,71%ACO担心新技术与现有临床措施和程序之间的整合出现问题。虽然如此,ACO还是坚决拥护将护理服务扩展至病人家中,努力协调不同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工作。他们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手段降低成本和病人再入院率。 

金钱万能

随着传统家庭式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报销额度不断降低,医疗服务提供者现在纷纷转投数字医疗怀抱,希望利用这种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在病人家中管理病人的身体健康。2014年,CMS削减了家庭健康领域(包括了家庭式卫生保健服务)1.05%的预算。而在今年,这一领域的预算将再度缩水0.3%,也就是少了6000万美元的费用。《平价医疗法案》规定了更低的赔付率,正成为导致CMS出台预算缩减政策的原因之一。很多医疗服务提供者担心预算的减少会影响病人健康,导致病人在家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医疗护理服务。如此一来,医疗卫生系统需要好好开发利用技术解决方案。这种方案能更好的监控病人,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根据Medicare费用增加时间表的计划,每个具备资格的病人每个月可以拿到40.39美元的护理协调管理费用。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看到诸如斯坦福和梅奥诊所这样的领军级别医疗系统开始推出应用程序。他们的应用将Epic与苹果HealthKit整合在一起,能将用户身体指标直接发送进电子病历系统。这刺激了医疗服务提供者采纳使用那些能帮助他们与患者持续性互动并监控患者健康情况的新技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CPT中有三个条款是允许医生因为使用HealthKit而向患者收费的:99490(分析临床数据)、99090(收集和整合审生理数据)以及99091(远程慢性疾病护理管理)。

在这些条款的帮助下,医生每个月从一名病人身上以护理协调管理名义获得的报销费用就达到了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老药新做,怎样三年翻两番还破亿?

  中央定调:医疗器械国产化破局在即!

  Bellicum巨资投入CAR-T生产肿瘤免疫学竞赛白

  医疗器械采购国家级平台7月上线 这个平台将

  山东几十家医药公司被停止过票 药商衰亡或全

  中医药产业错位发展才能优势互补

  药企在医疗转型中的危机分析

  良莠不齐的基因测序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弱小:2013年平均产值仅13

  合成生物学:全新的制药时代即将到来?

从药品生产厂家的变更情况看技术转让

利好政策频频 社会资本办医新机遇在哪?

医疗财政补贴:服务端还是支付端?

互联网医疗在中国的路径依赖

“带量采购”只降价不带量 探索待完善

招标大变天:轮番砍价或停,竞资格将异常惨

药价放开,药企从这4个方面一定能省大笔费用

生物制药企业请注意!生物制品残余DNA检测标

移动医疗转战门诊布局,线下反哺线上可行么

估值差距和竞争加剧助推药企整合潮涌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