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企业聚焦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全国布局渐成 新上药重心转向工业并购及研发

2011-03-10

 
 
 

 

新上药看重的不仅是这4只新药,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3个技术平台。在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医药)与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复旦张江)重大新药创制研发的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上海医药董事长吕明方如是说。

根据协议,上海医药将在未来6年出资1.8亿元与复旦张江共同进行包括多替泊芬、重组高亲和力TNF受体、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LVCR)和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LT)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全面合作。借助此次合作契机,上海医药一举进入基因工程、脂质体、光动力药物三大研发领域。

空降新药

4只新药除了重组高亲和力TNF受体应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其余3个药物均适用于抗肿瘤领域,涉及光动力药物、基因工程药物以及脂质体药物传输研发平台。

其中,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LT)已经进入期临床阶段,重组高亲和力TNF受体目前已经完成临床前研究。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为第三代脂质体药物,今年将正式开展临床研究,有望上市后成为淋巴瘤的基础用药。多替泊芬以及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根据协议,上海医药将承担上述4个合作项目研发费用的80%,相关权益归上海医药、复旦张江双方共有,分别享有每项药物收益权的50%(大中华区)。在药物开发成功之后的生产制造及市场营销方面,上海医药享有优先权。

上药需要的不仅是规模,还有规模后可持续的长久动力。这标志着上海医药走上开放式研发新路径,即除自主研发之外,同时可走借助研发优势企业的基础,双方合作进行研发的新途径。吕明方称,这是一种市场化机制下的合作。为此,上海医药计划建立10个类似的合作实验室,希望用市场化的力量反过来推动上药现有研发队伍的转型,以此为开端加快研发转型,推动创新药研发战略。

此前的上海医药以封闭式的自主研发为主,受人才、资金以及内部激励等因素的制约,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短板。去年,上海医药挖来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院长姜远英担任副总裁主管研发,其强化研发的决心已然明朗。对于这4只新药,姜远英表示,已经研发到了一定阶段,风险在可控和可承受范围内。

超值买卖

在上海医药目前的产品结构中,普药占据绝大部分比例,其中1/4是基本药物。吕明方认为,这虽然适合中国目前的药品市场需求结构,但对新上药的发展来说,创新非常迫切。目前上海医药的研发投入是其工业销售额的3.5%左右,这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1%。将来的投入水平要达到6%8%,通过发行H股募集的资金也将有一部分投入研发。除了加强自身研发力量之外,还会直接购买已经完成或者临床阶段的研发成果。

作为研发型企业的复旦张江,上海医药持有其29.6%的股权。根据2010年三季报,其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为5360万元,同比上升了33%。其中的1.5%来自技术转让,2009年同期该数字为5%

复旦张江目前有4个药物研发平台,多个项目处于不同开发阶段。其发布的公告表示,随着研究开发的深入进行,其费用也将不断增加,进入产业化项目的增多也会使其投入大幅增加。以部分项目与上海医药进行合作,不但可实现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项目的价值,同时也可以获得资金以有效支持产业化的发展。

至于1.8亿的交易对价是否合适,不妨作一对比。2010年,赛诺菲-安万特曾以6000万美元的价格从上海生命科学院购买了一项抗肿瘤药物专利,与此相比,上海医药此笔交易的性价比已经能够显现。吕明方也坦承,只要有一个品种能最终成功上市,1.8亿元的投资就没有风险。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受益专利到期潮 华海药业仿制药或迎机遇

  受益专利到期潮 华海药业仿制药或迎机遇

  四季度净收益下跌 阿斯利康削减销售预期——

  安捷伦收购生命科学公司BIOCIUS

  诺华:满足“被忽略疾病”用药需求

  四季度药品销售下跌 强生近期发展压力犹存

  整体销售增长稳健 未来发展喜忧参半——评罗

  四季度净收益下跌6.4% 雅培计划裁员1900人

  四季度净收益攀升9.8% 新产品Prolia销售增长

  阿泽雷斯并购英国S&D部分业务

山东新华制药“十二五”:再造一个新华

“十二五”继续聚焦中药 神威领航现代中药发

美FDA对强生子公司Cordis发出警告

赛诺菲安万特重组欧洲业务将裁员700人

康芝称无 事件性退货 尼美舒利占主营收入七

诺华2010年业绩再创新高

九新药业通过欧盟GMP认证背后的故事

鲁南制药:调结构 转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

雅培Kaletra被竞争者彻底打败

哈药集团俄罗斯首家工厂投产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企业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