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资本凶猛 医药流通巨头贴身肉搏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的竞争开始显现出“资本凶猛”的趋势。继2009年国药控股香港上市后,上药、九州通等国内医药物流巨头紧随其后,医药流通渠道正与资本平台更紧密地融合。
资本对决
民营医药龙头九州通最近又有新的投资动作。
20111031日,国内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宣布,拟出资5100万元建立合资公司,拓展在吉林的医药流通业务。这是九州通上市后宣布的第九条投资消息。
中国医药流通的巨头正式开始攻城略地的资本巅峰对决。
“经过一年多的全国性圈地,几家企业都已经完成基本面的覆盖,现在正展开深耕竞争。”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
2011425日晚,国药控股宣布了大额配股计划,计划配股集资34亿元。
“现在行业内整合的速度非常快,国控希望未来两年之内能够将网络深耕到地级市,在地级市也建起我们的分销企业。这些都需要背后资金实力的支持。”国药控股副总裁吴爱民表示,集资将主要用于扩大医药分销及零售网络,以及补充集团的流动资金。
此前,国药控股母公司国药集团董事长宋卫平曾表示,在弥补了青海和西藏的市场空白后,将在2012年底完成全国医药分销网络的布局。
而上药也从不隐晦自己对地方“深入”的想法。2010年,上药在华东、华南地区重组了多家在地方排名前列的医药流通企业。为打破区域局限,上药还以近40亿元价格收购北京三大医药零售商之一的中信医药,不仅弥补了较弱的北方市场短板,更在国药所在的北京市场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上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表示,将进一步向天津、河北等华北地区拓展,从而实现以华东、华南、华北为重点区域的全国性医药分销网络格局。
“在2009年之前各自相安无事的几家巨头,在国控上市后就迅速开始了贴身的争夺,现在,这个速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有接近国药方面的消息人士这样评价。
201155日,商务部正式发布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提及2015年前,全国要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总额8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7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2/3
“下一步,我们会考虑在网络没有覆盖的地方,或是营销模式不足的地方做一些收购。”九州通副董事长、董秘刘兆年透露。据计划,九州通除了在华东地区建立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外,明年还将在南宁、哈尔滨、合肥等地建立大型现代医药物流中心。
而吕明方表示,几大巨头的行动是行业竞争性的表现,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良性的,这是医药流通行业解决“集中度过低”的必经阶段。
2010年我国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达到70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于明德说,一般来说,医药流通前三大巨头的市场份额应该能占到70%左右,而目前国药、上药和九州通三家巨头的份额加起来不过20%左右,未来几年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行业整合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外资参战
面对中国医药流通的巨大市场,一直虎视眈眈的外资巨头也在加紧布局。
早在2008年,外资完成了高密度对华医药物流布局。20112月,广州医药与欧洲联合美华合资新建企业。20115月,上海医药与日本铃谦株式会社合资组建医药商业企业,等等。
20097月,DHL将其中国首家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物流中心落户上海。DHL全球货运和运输首席执行官罗康旭近日透露,截至20117月,DHL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部门拿到了史上最漂亮的业务数字,“看起来,在中国双位数的增长才刚刚开始。”他说。
2010年底,美国健康护理产品制造商卡地纳健康集团斥资4.7亿美元闪电将中国最大的医药进口商、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医药公司永裕医药纳入麾下。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产权保护:重视药品商标的国际注册

  制药企业仿制“盛宴” 邀强者入席

  粤差别定价风向转动 首仿药受捧原研药遇冷

  医药外贸:成本优势助跑的出口狂奔

  外资PE说实话:中国专利药玩不起

  未来新药研发模式方向将逐步转变

  FDA新指南将使CRO产业发生巨大变革

  中药兴起衍生品热潮 内外资拼抢市场

  利益难断 芜湖模式药房重回医院

  医药外贸前三季度给力 同比增长39.7%

我国前三季度药品销售5900亿 增长17%

十二五发力生物医药 各方资本争抢注资

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深化医改 推动建立符合国情惠及全民的医

城乡差异挑战基本药物基层用药规范

外资医疗:一条腿还在国内市场之外

东盟市场多样化 “桂系”一马当先

新药研发模式将逐步转变

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 盲目消费纵容造假行为

国家药监局:研究鼓励高水平仿制药政策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